六味药配方大全,六味香粉配方
麻沸散的配方
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麻沸散的作用主要是止疼。
麻沸散组成是:羊踯躅9克、茉莉花根3克、当归30克、菖蒲0.9克,水煎服一碗。传说中的中医麻醉剂。中医中有“麻沸汤”的概念,但与麻醉剂无关。另一说麻沸散可能是麻黄散之误。
年中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华佗神方》,由唐代孙思邈编集,里面就有人们所渴望而急砍一观为快的“麻沸散”配方。它的组成是:羊踯躅9克、荣莉花根3克、当归30克、菖蒲O.9克,水煎服一碗。
六味地黄丸有哪六味
1、六味地黄丸: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其特点是甘淡性平,补而不滞,能滋补肾阴,填精益髓,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2、(2)杞菊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主治:肝肾阴虚证。(3)都气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主治:,肾虚气喘,或呃逆之证。(4)麦味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
3、指导意见: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共6味药组成。
六味早餐糊的配方
第二步,用小铁锅翻炒。这六味中除了茯苓之外,都需要分别炒熟。大家注意,炒的时候一是要单独炒,二是要用文火炒,不能炒糊了,糊啦就不能用了。一般炒至外边变黄,闻着有焦香味就算炒到位了。第三步,磨粉。
芡实2,铁棍山药3,鸡内金4,莲子5,茯苓6,薏米。白糖和红枣可以让六味糊边的有味 用文火把五样煮黄。(除了别把茯苓扔进锅里。五样可以加在一起煮)把茯苓晒干。
将剩米饭用汤匙压碎,再加入少许水搅拌成米糊;然后再倒入豆浆中,搅拌均匀。入锅加热,调入适量白糖即可。
六味地黄丸的配药比例?
1、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黄24g 山茱萸 山药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各9g。用法:为丸,每次6~9g,温水下。亦可水煎服。
2、六味地黄丸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药。
3、每丸9克,30丸就是270克,包含蜂蜜和药材各一半,也就是135克。
4、(先了解六味的组成: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比例为8:4:4:3:3:3)区别略说如下:药力相比而言,枸杞较薄弱,六味较醇厚。
5、根据病人不同的症候,六味地黄丸可以衍生出知柏地黄丸;都气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柴芍地黄丸;加味地黄丸等等。
6、六味地黄酒 【配方组成】熟地100克,山药120克,山茱萸100克,茯 苓、泽泻各50克,丹皮25克,白酒l升。【泡制方法】将上述渚药研成粗末。装入细纱布袋中扎紧袋 口,将药袋置于白酒中密封浸泡。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功效,主治以及变方
六味地黄丸: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其特点是甘淡性平,补而不滞,能滋补肾阴,填精益髓,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六味地黄丸还有显著的增强免疫力、抗疲劳、降血脂、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通过以上大概的讲述你都明白了吗。
六味地黄丸是我国的千古名方,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共六味药组成。其中,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是补药,泽泻、茯苓、丹皮是泻药。因此,补中有泻,以补为主,是六味地黄丸最显著的特点。
六味地黄丸是传统经典方剂,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山药组成。
六味丹是哪六味中药具体用法用量
1、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此药量一般汤剂,一副药或者一个疗程(三~七天)的药物总量。六味地黄丸,采用“三泻三补”。
2、六味地黄丸,它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等六味中药组成,除了滋阴健脾补肝肾外,还可以调节免疫力,缓解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轻中度高血压等功效。
3、六味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丸,空腹温开水送下[2]。8 功能主治 功能滋补肝肾[2]。
本文标题:六味药配方大全,六味香粉配方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yz/aicao/6636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