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以功效,中药材功效大全一览表中品120种
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和作用
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芍药甘草汤》缓和药性:用于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或作为药引使用。【党参】补气益脾: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
人参——被称之为百草之王,也是药中之王;具有非常好的补益作用,也有大补元气、回阳救逆、生津等非常好的作用。三七——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草药,有一定的止血、补血、活血作用。
车前草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的全株,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幼株可食用,4~5月间采幼嫩苗,沸水轻煮后,凉拌、蘸酱、炒食、做馅、做汤或和面蒸食。
100种常用、常见、常考中药的功效及适应病症!中医基础内容
1、人参 人参是众所周知的保健益寿佳品,它具有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抗疲劳、调节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调节心血管系统、促进造血功能、抗肿瘤、抗休克等作用。
2、中草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中药大部分都是由植物制作的,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我国的中草药大约有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
3、消化药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可通过消食类中药促进食物运化、健脾养胃。焦山楂:新鲜山楂炒焦而成,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等功效,可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泄痢腹痛等。直接取适量冲服即可。
4、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按照中药的性味功能,与适宜的食物相配合,使之成为与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盛衰、寒热虚实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药膳。 升降并举:葱豉汤加食盐,防辛温发散之性。 散收同用:芫爆里脊,香菜防猪肉滋腻碍胃。
5、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2人参——被称之为百草之王,也是药中之王;具有非常好的补益作用,也有大补元气、回阳救逆、生津等非常好的作用。三七——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草药,有一定的止血、补血、活血作用。
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补气益脾: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养血生津:用于血虚头晕或面黄浮肿,久病失血,气血两亏。《八珍汤》《竹叶石膏汤》补血药 【当归】补血活血: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天津市公安医院中医科李岩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草药类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包括发汗解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疏风通络以及温阳、补肾、补气、滋阴都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在临床上草药的种类也有很多,其中包括人参,黄芪,五味子,玉竹,还有山药等等。
主要治疗小便不利、尿血、目赤肿痛、皮肤溃疡、感冒咳嗽等。02 野薄荷,学名薄荷,味辛性凉,全草均可入药,有着镇静安神、提神醒脑、疏风散热、健胃消食、消炎镇痛、利咽、止痒的功效。
中草药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
在大多数地区,主要物种是红花和草。主产区是江西和云南。白附子是我区治疗急慢性肝炎的偏方。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泻火的功效,是治疗急慢性肝炎、肺热咳嗽、蛇头疖、肠胃炎等疾病的名贵中草药。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
方法:北沙参、麦冬各6克置于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功效:北沙参,味甘,微苦,微寒,入肺和胃经,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
祛瘀活血 活血调常用药,治疗经、产瘀血证,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疼、恶露不尽,可单用研末,酒送服,或者配伍桃仁、红花、益母蒿等活血通经药。
白芍苦、酸,微寒。入肝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常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等症。并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护肝、解痉及镇痛的作用。
用杜仲、当归、石斛、蛇床子、川夸、秦艽、炮干姜、炮附子等多种药材浸渍在白酒中,坚持每天2服就可以缓解风冷腰腿痛。
中草药的名称及作用
1、学名薄荷,味辛性凉,全草均可入药,有着镇静安神、提神醒脑、疏风散热、健胃消食、消炎镇痛、利咽、止痒的功效。
2、马齿苋:马齿苋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作用,其嫩茎叶可作为蔬菜食用,也可晒制成干菜。马齿苋可以用来炒鸡蛋,还可凉拌。但其含草酸较多,烹调前最好焯水。
3、白蔻辛温,能祛瘴翳,益气调元,止呕和胃。40.青皮苦温,能攻气滞,削坚平肝,安胃下食。4橘皮苦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4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祛瘴疫。4厚朴苦温,消胀泄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
本文标题:中药材大全以功效,中药材功效大全一览表中品120种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yz/mifeng/2514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