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咳中药功效有哪些药材,专治咳的中药名称
经常咳痰,哪些中草药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1、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本草汇言》中论述认为:“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于缓解燥咳。川贝味甘、苦、性微寒,治疗阴虚燥咳效果较好。
2、能止咳的中草药有枇杷叶 成分:含皁甙、苦杏仁甙、齐墩果酸等。 性味归经:苦,平。归肺、胃经。 作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因含苦杏仁甙,故作用与苦杏仁相似,口服后分解出微量氢氰酸,有一定的止咳作用。
3、麦冬具有润肺清心之效,治疗干咳肺热虚劳长咳嗽; 天冬氨酸还可以用于治疗干咳、口干、肺热、痰粘等。 桑白皮可以治疗肺平喘润、生津消肿、肺干燥咳嗽、水肿尿少。 枇杷叶可润肺止咳,可用于清肺热咳嗽和疏通呼吸道气短。
4、病情分析: 化痰、止咳、润肺三种功能俱全的中药有:川贝、百合、枇杷叶等。 指导意见: 应该找中医根据症状分析病因,辨证类型,处方服药,上述药物主要应用于肺燥或肺阴虚咳嗽的治疗。
止咳平喘的中药有哪些
苦杏仁,别名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主治功能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杏仁分为甜杏仁及苦杏仁两种,千万不要生吃哦。
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晾干,生用或炒用。性味归经:苦,微温,有消毒,归肺,大肠经。
杏仁 [性味]苦杏仁苦温、有小毒;甜杏仁甘平、无毒。[功用](1)止咳平喘:本品为止咳平喘之要药,用于咳喘。配贝母化痰止咳;配麻黄宣肺止喘。(2)润肠通便:用于阴虚血少之便秘。[用法]3~10克。宜后下。
用法用量:内服:5-10g,煎汤,或入丸散,止咳平喘宜蜜灸用,利水消肿宜生用。常用配伍:桑白皮配地骨皮:肺热咳嗽,气逆作喘,吐痰粘稠,身热口渴。桑白皮配枇杷叶, 黄芩:肺气肿合并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之咳喘。
洋金花平喘止咳 洋金花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的干燥花,4-11月花盛开的时候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或姜汁,酒制用。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肺,肝经。
(1)地龙 性味功用:性寒,味咸。清热平喘止痉。 主治用法:用于肺热咳喘,高热烦躁。用量4~8g。 (2)杏仁 性味功用:甘苦温,小毒。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主治用法:用于伤风咳嗽,气喘痰多,津亏便秘。用量4~6g。
止咳化痰吃什么中药好
1、常用止咳化痰的中药处方:川贝母12克、半夏12克、杏仁12克、桔梗12克、枇杷叶12克、紫苑12克、旋复花12克、款冬花12克、麦冬12克、甘草10克。5副水煎。
2、中成药可选择苏黄止咳胶囊。②热咳:患者表现为怕热、咽痛、口渴、便秘、咳痰颜色为黄色,可吃一些清肺化痰的药物如桑白皮、黄芩、鱼腥草等。中成药可选择肺力咳。
3、桑白皮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经。功效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痰多,浮肿尿少,小便不利。用法用量:内服:5-10g,煎汤,或入丸散,止咳平喘宜蜜灸用,利水消肿宜生用。
4、川贝母清热润肺 性味归经:苦,甘,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痨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冲服,一次1-2g。
本文标题:治咳中药功效有哪些药材,专治咳的中药名称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yz/mifeng/4230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