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药歌诀大全,引药什么意思
方剂学的口诀?
1、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先,肺肾两调金水生,麦冬加入长寿丸。07左归饮用地药萸,茯苓炙草与枸杞,真阴不足舌光红,纯甘壮水好方剂。07大补阴丸知柏黄,龟版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2、君臣佐使的顺口溜: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臣佐使,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3、麻黄汤――麻子炒杏仁――(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桂枝汤――大嫂炒姜汁――(大枣3枚、芍药9g、甘草9g、生姜9g、桂枝9g)。
4、小柴胡汤:小柴胡汤解少阳,胸满胁痛呕吐详。口苦咽干目眩是,柴芩参草枣半姜。大柴胡汤:大柴胡汤大黄枳,柴芩姜夏芍枣宜。少明合病气火郁,呕吐口苦心下急。
5、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十二经引经药大全
1、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2、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足太阳膀胱经:羌活。
3、“甘寒,行十二经,清热解毒,利水和脾。功在绿皮,去皮即壅气。煮汤加蜜或盐,冷冻饮料。粉扑痘疮溃烂。”(《本草分经》)蕲艾 “苦、辛,生温熟热,纯阳香燥,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而尤为肝脾肾之药。
4、(一)引药归经脉 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火。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收清热生津之效。
5、〈一〉十二经引经药 1,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2,手太阴小肠经,藁本,黄柏。 3,足少阴肾经,独活,桂枝,肉桂,细辛,知母。 4,足太阳膀胱经,羌活, 5,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6,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
6、==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药性歌括四百味、甘草
1、《药性歌括四百味》歌括辑录 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人参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2、《药性歌括四百味》:“橘皮苦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去白消痰。”1《本草纲目》:“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
3、《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贤 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4、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是金元时代作品,现被药性歌括四百味这本书替代作为中医四小经典的内容之一。
5、《药性歌括四百味》 《脉象口诀歌》 《药性赋》 《诸病主病诗》 《百家针灸歌赋》 《汤头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伤寒百证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医方歌括》 。
6、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谁能帮我找到中药歌诀、方剂歌诀和针灸歌诀
1、治咳喘歌诀 治咳肺俞加中府,内关尺泽三里伍,哮喘天突膻中刺,痰多丰隆与合谷。肺俞、中府为肺的俞穴与募穴,内关为治疗胸胁部病症要穴。加尺泽、足三里,补土而又生金清肺热。
2、肝胆大肠目肿痛,太阳风池太明谷,风热少商与上星,行间侠溪肝胆火。 四耳鸣耳聋 (风邪、肝胆火)(肾气不足、肝肾亏虚) 实证:三焦胆经耳鸣实,翳风中渚会侠溪,外关合谷风邪感,太冲丘墟肝胆火。
3、中药歌诀顺口溜:00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00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00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00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本文标题:引药歌诀大全,引药什么意思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yz/she/6700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