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又来了新问题,如何提高合格率?
“怎么回事,我送的酸枣仁怎么会不合格?”
“我送的也不合格,这怎么回事?”
“水分超,我们大家可以协商晾晒或者扣除,可是含量不合格我们真的没有办法?”
“我们在其它厂里测的都是在0.09以上,怎么在你们这里测得0.08以下了?”
酸枣仁不合格最常见的有两种,一个是黄曲霉超标,另外一个就是含量斯皮诺素不达标。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储存环境的改善,黄曲霉基本可以控制了。可是含量这个东西很难判断了,对于常年经营户来讲,他们的确可以通过经验知道那个产地的合格率比较高,什么颜色的果含量高,什么时间采摘含量会有差别,等等。这些只是他们经验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他们更不能像企业那样数据化。
经营户自己加工的货出现有合格有不合格的差别,我也是很诧异,首先我仔细看了药典检测的方法。
药典步骤规定: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适量,加热回流4小时,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去溶剂,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70%乙醇20ml,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渣用70%乙醇5ml洗涤,合并洗液与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为了解惑,我继续翻阅一些资料和咨询一些专家。在2018年10份承继堂公众号发过一篇《酸枣仁含量检测注意事项》,这篇文章写了酸枣仁检验的6个步骤。
1、首先,粉碎过程,要完全粉碎,全部通过四号筛。剩下的处理一下和通过的粉末混合在一起。
2、索氏提取过程,(已沸腾后第一次虹吸开始计时)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这个过程,尽量不要加热。
3、转移到锥形瓶,连同滤纸一起放到锥形瓶中,药典上的70%乙醇(配置要换算,不是70ml乙醇稀释到100ml)20ml,这里面的20ml根据你的锥形瓶可以适当的增加,以能淹没药渣为宜。同样以沸腾开始计时。
4、过滤,药渣洗涤,这个过程要把锥形瓶一起洗涤,建议不要按药典的5ml,按5ml一次,共三次。
5、合并,回收溶剂至干溶解过程,温度不宜太高,蒸发皿中溶液不沸腾为宜;(建议采用减压浓缩干燥的方式)
6、定容,因为定容只有5ml,要少量多次的加甲醇溶解。
通过了解很多企业是按照这个方法进行检测,确实合格率很高。可是药典里的检测方法却与这个方法的第三、第四两个步骤不一致。2020版新药典之后,很多药企在培训的时候,专家指出酸枣仁的含量检测一定要按照药典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执行。这也许就是我们要找的答案,为什么有的企业检测含量高,有的却总之差一点点。
新的问题出现,我相信一定会有解决办法。危机就是商机,所有的人也都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信息来自药材道
本文标题:酸枣仁又来了新问题,如何提高合格率?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x/1339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