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药材网[zqycw.com]专注于中药材种植技术,动物药材养殖技术及视频,药材批发价格市场行情信息发布平台 药材种植技术大全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药材种植 > 正文

香薷如何种植才能高效高产

标签:香薷种植技术香薷种植 编辑:药材网 时间:2017-01-14
文章导读:中药材香薷是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青香薷,后者习称江香薷。夏季茎叶茂盛、花盛时择晴天采割,除去杂质,阴干。香薷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其性辛,微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主要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

      中药材香薷是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青香薷”,后者习称“江香薷”。夏季茎叶茂盛、花盛时择晴天采割,除去杂质,阴干。香薷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其性辛,微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主要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水肿,小便不利等症。青香薷主产于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四川等地;江香薷主产于江西分宜、宜春、新余、上高及浙江杭州等地。香薷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那么,香薷如何种植才能高效高产呢?

香薷如何种植才能高效高产

  【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香薷适应性很强,以选择质地疏松,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为宜,丘陵坡地质地疏松的红壤,亦可种植。种植前先行翻耕土壤,使其充分风化,根据土壤类型与肥力状况,亩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2000~2500kg作基肥,土地深翻15~20 cm耙细整平,一般两犁两耙即可,然后做成宽120~150cm、高12~15cm的畦,畦沟宽25~30cm,畦面成龟背形,每公顷用375~450kg钙镁磷肥撒于畦面,再用畦沟碎土将其盖于畦面。

  二、种植方法

  1 采种和种子处理

  选无病害的健壮植株保留到9月下旬~10月上旬,待种子完全成熟时收获。最好选晴天早晨,带着露水收获,种子不易掉落。将拔出的植株切去根部,运回放置在水泥晒场或晒垫上晒至八成干时,用小棒拷打穗部使种子脱落,扬净杂质,晒干,贮藏于瓦罐,置通风干燥处。

  2 播种方法

  播种时间以3月下旬~4月上中旬为宜,夏播可在6月份进行。播种方法采用点播、条播或撒播均可,以条播为好,便于管理。播种时将种子与草木灰拌匀,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点播按株行距3~5cm×3~5cm;条播按行距20~25cm,开浅沟深2cm,均匀将种子播于沟内,密度不宜过大,播后稍加压紧,使种子与泥土紧贴,以利出苗。播种量为1.5~2 kg/亩。播种后用土筛筛过的细土拌草木灰或火土灰覆盖,约1cm厚。经1~2周时间,种子便可出芽。

  3.苗期管理

  香薷出苗后,须及时间苗,间密留稀,间弱留强。一般当苗高5cm左右时进行第1次间苗,以后依生长状况再进行2~3次,苗高10cm时进行定苗。

  4.种植与管理

  (1)中耕除草

  香薷整个生长期中耕除草4~5次,出苗后要及时拔草,见草就拔,以拔小、拔了为原则,防止杂草与香薷争夺养分,注意不要伤及根系。

  (2)施肥

  香薷生育期较短,应及时追肥,以在机肥为主,并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以条施为好。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待苗高5~10cm时进行第1次追肥,每公顷用尿素75kg;第3次于抽穗前进行,每公顷用尿素120~150kg,撒于畦面,或将尿素溶于水中浇施,每100kg水用尿素1~1.2 kg。以后视苗生长状况,适当追施肥料。

  (3)灌溉排水

  香薷喜湿,但又怕根系积水。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如降雨量过大,应及时开沟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香薷开花前后是需水量最多的时候,如遇干旱,应适当灌水,以保障水分供应充足。

  【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1.根腐病

  根腐病发生在根部和根茎部,发病初期,根部和根颈部出现褐色斑块,逐浙扩展,主根和茎基部变成黑褐色。发病后期,植株下部叶片萎缩变黄枯死,并逐浙向上发展。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属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以菌丝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4月开始发病,5月为盛期,通过雨水或灌溉水再侵染。

  防治方法: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首先加强栽培管理,冬季做好清园工作,铲除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病叶杂草,以减少菌源。雨季做好清沟排水,防止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以防蔓延。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射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灌根。

  2.锈病

  产生锈病的植株,叶片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其上散生淡黄色夏孢子堆,最后外露,呈粉末状。

  防治方法: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二、虫害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危害,低龄阶段在香薷幼苗嫩叶上取食,咬成凹斑、孔洞、缺刻。幼虫3 龄后潜入土表,咬断嫩茎,使幼苗萎蔫死亡,造成缺苗。一年可发生6~7代,每年2月中下旬开始出现,3月中下旬和4月上中旬出现两个繁殖高峰期,4月下旬~5月上旬为危害高峰期,6月下旬以后成虫开始羽化,田间逐渐减少。

  防治方法:在高龄幼虫危害期,早晨到田间检查,发现新萎蔫或咬断的幼苗,可扒开表土人工捕杀幼虫。在幼虫低龄阶段用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进行喷雾,用药液量为75kg/亩,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mL/ 亩,拌湿润细土30kg做成毒土,傍晚顺垄撒施于幼苗根际附近;或用90%晶体敌百虫200g或50%辛硫磷乳油200mL,加适量水,拌棉籽饼5kg,做成毒饵进行撒施,防治效果较好。

  【采收加工】

  一、采收

  春播于8月中下旬,夏播于9月上中旬,当香薷生长到开花盛期时采收,其挥发油含量最高。割取地上部分。

  二、加工

  将新鲜采收的香薷置于通风干燥的干净场地上阴干,捆扎成小捆。

赚钱药材微信公众号

本文标题:香薷如何种植才能高效高产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z/3811.html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2018 赚钱药材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05747号-4 鲁公网安备 3707860237083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