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生长期的管理方法
文章导读:种植西洋参,生长期的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1)清理排水沟 西洋参为阴性植物,不耐干旱。因此,在其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土壤湿度,促进它的生长发育。土壤温度大,易造成土壤通气不良,参根容易腐烂,湿度小,不利于生长。可采用挖、填排水沟的方法来调节床内

种植西洋参,生长期的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1)清理排水沟
西洋参为阴性植物,不耐干旱。因此,在其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土壤湿度,促进它的生长发育。土壤温度大,易造成土壤通气不良,参根容易腐烂,湿度小,不利于生长。可采用挖、填排水沟的方法来调节床内土壤水分。根据床内湿度大小,决定清理排水沟的时间。床内土壤湿度大时,可在撤防寒土后进行;床内土壤湿度小时,可延缓挖排水沟。但在伏雨季节应注意挖好排水沟,沟底要平整,做到排水沟通畅。
(2)苫棚
苫棚是西洋参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措施,一般在撤除防寒土时就应该准备苦棚。在雨季来临之前或早春干旱季节,可上覆一层帘子遮光,雨季来临时可在帘子的上面铺一层参用塑料膜,上面再压上一层帘子,并固定好,这样就成为单透光棚。
(1)清理排水沟
西洋参为阴性植物,不耐干旱。因此,在其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土壤湿度,促进它的生长发育。土壤温度大,易造成土壤通气不良,参根容易腐烂,湿度小,不利于生长。可采用挖、填排水沟的方法来调节床内土壤水分。根据床内湿度大小,决定清理排水沟的时间。床内土壤湿度大时,可在撤防寒土后进行;床内土壤湿度小时,可延缓挖排水沟。但在伏雨季节应注意挖好排水沟,沟底要平整,做到排水沟通畅。
(2)苫棚
苫棚是西洋参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措施,一般在撤除防寒土时就应该准备苦棚。在雨季来临之前或早春干旱季节,可上覆一层帘子遮光,雨季来临时可在帘子的上面铺一层参用塑料膜,上面再压上一层帘子,并固定好,这样就成为单透光棚。

(3)松土除草
直播田和育苗田不松土,只在早春撤下防寒土时用木耙把床面轻轻松动一下,视情况拔除杂草,以保持床面清洁。一般全生育期除草3~5 次。苗田拔草时,要适当疏掉过密苗,拔除病株和弱苗。
(4)追肥
于出苗后展叶前追肥,结合松土,行间开沟,深度以不伤根为度,追施饼肥或苏子0.1~0.15kg(每平方米),也可拌施过磷粮钙0.05kg(每平方米)及其他微量元素,追肥后要适量灌水,适时覆土,上盖落叶,以利保墒,发挥肥效。在西洋参展叶、青果、红果期3次喷施0.2% ~0 5%磷酸二氧钾,亦可喷施其他叶面肥。
(5)床面覆盖
在西洋参参苗基本出齐后,將落叶或稻草均匀地覆盖于床面上,厚度5cm左右。
(6)扶苗培土
由于伸到棚外的参苗,在夏季到来后,由于日光强烈照射,加之雨水增多,容易发生日灼病和斑点病等病害。因此,需要将其扶到棚内,以防止植株受到危害。扶苗要与培士结合进行。4~5年生的西洋参,因其植株高大,相对覆土就较浅,扶苗培土一般在6 月中下旬进行。过早植株幼嫩质脆,容易折断过晚 茎叶易受伤害。一定要适时进行。
方法:先用锄头将床帮铲透,然后将前后檐每行1~3株参,扶到立柱里面。先从床内开始,将内侧床土向外扒成窝,轻轻将参株推向里面,倾斜12~17度角,把土推回,拍实外侧植株土壤。然后以此法扶第二株、第一株参。3株参苗扶完后,将床帮土壤捣碎培到床面上,整平床面,刮平床帮,清理杂物,盖好落叶。
直播田和育苗田不松土,只在早春撤下防寒土时用木耙把床面轻轻松动一下,视情况拔除杂草,以保持床面清洁。一般全生育期除草3~5 次。苗田拔草时,要适当疏掉过密苗,拔除病株和弱苗。
(4)追肥
于出苗后展叶前追肥,结合松土,行间开沟,深度以不伤根为度,追施饼肥或苏子0.1~0.15kg(每平方米),也可拌施过磷粮钙0.05kg(每平方米)及其他微量元素,追肥后要适量灌水,适时覆土,上盖落叶,以利保墒,发挥肥效。在西洋参展叶、青果、红果期3次喷施0.2% ~0 5%磷酸二氧钾,亦可喷施其他叶面肥。
(5)床面覆盖
在西洋参参苗基本出齐后,將落叶或稻草均匀地覆盖于床面上,厚度5cm左右。
(6)扶苗培土
由于伸到棚外的参苗,在夏季到来后,由于日光强烈照射,加之雨水增多,容易发生日灼病和斑点病等病害。因此,需要将其扶到棚内,以防止植株受到危害。扶苗要与培士结合进行。4~5年生的西洋参,因其植株高大,相对覆土就较浅,扶苗培土一般在6 月中下旬进行。过早植株幼嫩质脆,容易折断过晚 茎叶易受伤害。一定要适时进行。
方法:先用锄头将床帮铲透,然后将前后檐每行1~3株参,扶到立柱里面。先从床内开始,将内侧床土向外扒成窝,轻轻将参株推向里面,倾斜12~17度角,把土推回,拍实外侧植株土壤。然后以此法扶第二株、第一株参。3株参苗扶完后,将床帮土壤捣碎培到床面上,整平床面,刮平床帮,清理杂物,盖好落叶。

(7)防旱排涝
土质不同在西洋参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含水量不同,要因地制宜地调节好西洋参生育期的水分管理。土壤沙性大,有机质含量低,要求土壤含水量在20%~30%。土壤含有一定沙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含水量应在30%~40%。不含沙的腐殖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含水量应在40%~50%。
(8)调节光照
从夏至前后(6月中旬)开始,到立秋前后(8月下旬)为调光期。人伏前,用不易掉叶的榛柴、柞树枝等,插在檐头或床沿上面,用来遮挡部分太阳直射光。用秸秆、芦苇、蒿秆等制作花帘(宽50~60cm,束间距2cm),挂在前后檐的顺杆上。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有利于田间卫生,遮光效果也好。在下午4时将帘子抵到棚顶,第二天上午9~10时再放下来,使西洋参能够利用早展和傍晚的弱光。当太阳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及时撤掉插花和挂帘,以增强西洋参的光照。西洋参的调光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温度低的年份,阳光对植株的危害不大,也可 不插花和挂帘。总之,要灵活掌握。
(9)摘除花蕾
一般是在叶片全部展开后进行。一只手扶着参茎,另一只手由花梗的基部掐掉花蕾,或用剪子剪断花蕾,摘蕾要细致,不要漏摘。摘蕾一定要在晴天进行,阴雨天植株株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病害。
(10)放雨、放阳
4 年生作货的西洋参,在立秋后应将荫棚拆除,进行放雨、放阳。目的是使西洋参能够多接受一些阳光和水分,促使光合作用,更多地积累营养物质。这样不但使西洋参浆气足、产量高,而且加工的成品参品质也好。
土质不同在西洋参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含水量不同,要因地制宜地调节好西洋参生育期的水分管理。土壤沙性大,有机质含量低,要求土壤含水量在20%~30%。土壤含有一定沙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含水量应在30%~40%。不含沙的腐殖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含水量应在40%~50%。
(8)调节光照
从夏至前后(6月中旬)开始,到立秋前后(8月下旬)为调光期。人伏前,用不易掉叶的榛柴、柞树枝等,插在檐头或床沿上面,用来遮挡部分太阳直射光。用秸秆、芦苇、蒿秆等制作花帘(宽50~60cm,束间距2cm),挂在前后檐的顺杆上。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有利于田间卫生,遮光效果也好。在下午4时将帘子抵到棚顶,第二天上午9~10时再放下来,使西洋参能够利用早展和傍晚的弱光。当太阳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及时撤掉插花和挂帘,以增强西洋参的光照。西洋参的调光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温度低的年份,阳光对植株的危害不大,也可 不插花和挂帘。总之,要灵活掌握。
(9)摘除花蕾
一般是在叶片全部展开后进行。一只手扶着参茎,另一只手由花梗的基部掐掉花蕾,或用剪子剪断花蕾,摘蕾要细致,不要漏摘。摘蕾一定要在晴天进行,阴雨天植株株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病害。
(10)放雨、放阳
4 年生作货的西洋参,在立秋后应将荫棚拆除,进行放雨、放阳。目的是使西洋参能够多接受一些阳光和水分,促使光合作用,更多地积累营养物质。这样不但使西洋参浆气足、产量高,而且加工的成品参品质也好。

(11)越冬防寒
封冻前覆盖好防寒物(稻草、落叶、表土等)。如果过晚,土壤结冻,作业不便,影响防寒质量。注意封冻前、结冻后土壤水分管理。采取必要措施,适当控制床土湿度,可减轻或避免冻害的发生。可在迎风处架设防风障。
西洋参铺设防寒物的时期,东北地区一般在10月中旬左右进行。先在参床上铺15cm左右厚的覆盖物,并将床帮全部盖严,然后再把作业道上的土壤扣压在覆盖物上,土层厚10cm左右,这样使地温缓慢、均匀、稳定地下降,有利于西洋参抗寒锻炼顺利进行。在新栽地,要加强防寒措施,除在参畦上覆盖防寒物外,还要再加一层旧塑料薄膜。
封冻前覆盖好防寒物(稻草、落叶、表土等)。如果过晚,土壤结冻,作业不便,影响防寒质量。注意封冻前、结冻后土壤水分管理。采取必要措施,适当控制床土湿度,可减轻或避免冻害的发生。可在迎风处架设防风障。
西洋参铺设防寒物的时期,东北地区一般在10月中旬左右进行。先在参床上铺15cm左右厚的覆盖物,并将床帮全部盖严,然后再把作业道上的土壤扣压在覆盖物上,土层厚10cm左右,这样使地温缓慢、均匀、稳定地下降,有利于西洋参抗寒锻炼顺利进行。在新栽地,要加强防寒措施,除在参畦上覆盖防寒物外,还要再加一层旧塑料薄膜。
本文标题:西洋参生长期的管理方法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z/6190.html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