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9味中药顺口溜,安胎的中药记忆口诀
中药分类记忆口诀
中药分类熟记口诀,历史新知我整理,欢迎阅读!解表药 发散风寒麻桂紫,荆防白羌藁本细;生姜辛夷苍耳子,香薷葱白淡豆鼓。
地黄巧记方法:形似鸡肠巴戟天,心细皮厚色紫蓝。
中药学记忆口诀汇总,历史新知我整理,欢迎阅读! 辛温解表药 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本文“常用中药记忆口诀介绍”由执业药师栏目整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解表药 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 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苏荆防; 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姜。
常用中药记忆口诀 1 猪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肿止渴,阴汗自遏。 2 木通性寒,小肠热闭,利窍通经,最能导滞。 3 车前子寒,溺涩眼赤,小便能通,犬便能实。 4 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
安胎中药知多少
1、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糯米多胶黏之性,既可养胃又能安胎,民间有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食之,可常用食疗保胎法。养血地、胶、芍、归身 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
2、抗胎中药包括固肾安胎、益气养血、养血抗胎、清热凉血、滋阴清热抗胎。其中,最常用的是古神安泰。代表方为寿台丸。桑葚、续续、阿胶等,也常用于补气、养血、抗胎。
3、白术: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和中安胎之功。适用于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可配陈皮、茯苓、党参、生姜等使用。
4、安胎中药主要分为清热安胎中药,健脾安胎以及和胃安胎,养血安胎等各种类型,清热安胎中药用黄芪,作为安胎基础药方,搭配各种安胎中药使用,以便发挥各种不同的功效。
5、中药安胎总动员Start!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七味中药。大体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组。这两味药除了安胎之外,还共同具有 补肝肾,强筋骨 的功效。肾为先天之本,女子养肝也格外重要。补益肝肾,对于准妈妈和宝宝都是有好处的。
常用的中药安胎方剂有哪些?
1、十三太保方药应用 方药:酒当归5克、黑芥穗5克、川芎5克、艾叶6克、炒枳壳3克、炙黄芪5克、酒莬丝6克、姜厚朴5克、羌活5克、去心川贝3克、酒白芍6克、生甘草2克、老生姜3片组成。
2、清热安胎用黄芩 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妇科借用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3、养血安胎法为临床最常用。主要药物有地黄、芍药、当归身、阿胶等。成方胶艾四物汤即以四药为主,既可养血安胎,又能止血止漏,故为临床所常用。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孕妇气血两虚者,每多选用之。
4、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平补气血功效,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所致的胎漏、胎动不安。
安胎中药有哪些?安胎中药配方
1、艾叶暧宫,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安胎之功。川贝利肺气消痰。莬丝子益精固胎。厚朴、枳壳宽胸理气,消除腹满胀痛、宿食不消。生姜可治腹寒痛、呕吐、泄泻。
2、养血安胎法为临床最常用。主要药物有地黄、芍药、当归身、阿胶等。成方胶艾四物汤即以四药为主,既可养血安胎,又能止血止漏,故为临床所常用。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孕妇气血两虚者,每多选用之。
3、保胎的中药药方 寿胎丸出自《 医学 衷中参西录》,是非常有名的保胎安胎名方,很多 妇科 名家以此方为基础方,加减运用,临床多有效验。
安胎的中药方子?
1、艾叶暧宫,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安胎之功。川贝利肺气消痰。莬丝子益精固胎。厚朴、枳壳宽胸理气,消除腹满胀痛、宿食不消。生姜可治腹寒痛、呕吐、泄泻。
2、八珍汤 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平补气血功效,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所致的胎漏、胎动不安。
3、先兆流产安胎法胶艾四物汤 胶艾四物汤治妇人下部出血。处方: 阿胶30克、艾叶炭20克、川芎30克、当归30克、白芍30克、生地30克 胶艾四物汤,艾叶要炒,炒黑了,炒成活性炭,这一个治什么呢?治妇人下部出血。
4、养血安胎法为临床最常用。主要药物有地黄、芍药、当归身、阿胶等。成方胶艾四物汤即以四药为主,既可养血安胎,又能止血止漏,故为临床所常用。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孕妇气血两虚者,每多选用之。
中药炮制口诀+配伍口诀+中药药性歌,很全,收藏好!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去芦用。反藜芦。)2黄 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绵软如箭干者。疮疡生用,补虚蜜水炒用。)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去芦。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00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00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00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00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00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00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行气;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沉香、腹皮、香附、乌药、降香、佛手。2补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大枣、甘草、黄精。3温阳;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鹿角霜。
本文标题:安胎9味中药顺口溜,安胎的中药记忆口诀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z/banlangen/4495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