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芥子的作用与功效,中药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炒芥子和不是炒的芥子其功效有什么不同?
具体来说,炒芥子具有温中散寒、益气化痰和通络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寒凉引起的胃痛、咳嗽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可以通过炒制降低走散之性。炒白芥子是生白芥子经过炒制而来,炒制之后,白芥子的走散之性降低。白芥子性温,有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
炒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炒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抗真菌作用:白芥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通过炒制降低走散之性。白芥子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内服会引起呕吐,需要经过炒制降低走散之性,才能服用。中药材芥子是一味化痰止咳平喘药,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种子。
炒白芥子的功效确实是挺多的,不仅可以滋补,还可以驱寒,疏通筋络,消炎止痛。同时还可以治疗反胃呕吐,胃痛等症状,所以你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炒白芥子,是可以治疗你的胃痛的。
芥子有哪些药用价值?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祛痰。属恶心性祛痰药,白芥子油对胃粘膜有轻度刺激,产生轻度恶心感,反射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而祛痰。对局部皮肤与刺激作用。温敷后能引起局部发红、充血、灼热,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疼痛,并有助于消炎。炮制:炒用。
功效与作用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内服煎汤或捣汁,治疗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温流注、阴疽肿毒。
白芥子性温味辛,有利气豁痰、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善治痰饮流注经络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或麻木。
中草药:芥的功效与作用
1、芥 【释名】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子)辛、热、无毒。 【主治】 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频敷患处即愈。 漆疮搔痒。用芥菜煎汤洗浴。 痔疮肿痛。
2、解毒消肿。芥菜还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同时能抗感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可用于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止痛明目。
3、荆芥的功效: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
白芥子外敷的功效和方法
对于没有白痰、没有积液的病人,一般不宜使用。对红肿热痛辨证为阳证、热证者不宜内服和外敷。
比如由风湿和类风湿所引起的关节麻木、走窜样的疼痛,效果都是可以的。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二)毒理试验 LD50 : 芥子油小鼠、大鼠灌服的LD50为134mg/kg和128m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76—107mg/kg和72mg/kg。
对于没有白痰、没有积液的病人,一般不宜使用。对红肿热痛辨证为阳证、热证者不宜内服和外敷。这些人群要禁忌,以免诱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用时取药末用50%姜汁调成较干稠糊状,置冰箱冷藏室备用。方白芥子21 g,元胡21g,甘遂12g,细辛12g.将上药共烘干研细末,储瓶备用,此为1人3次用量。
白芥子有什么功效?
1、功效主治白芥子具有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等。肺虚久咳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2、温肺祛痰 白芥子味辛性温,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能温肺祛痰,用于寒痰喘咳。2 散寒除湿 白芥子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除湿,故有温化寒湿之功效,常用于反胃呕吐,脚气等证。
3、白芥子可以起到很好的药用作用,缓解人的紧张情绪,起到镇静的作用。04 但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适量。如果过度使用的话,也有可能会引起呕吐,或者说肠胃不适的反应,所以大家要格外注意。
4、白芥子也叫辣菜子它是植物白芥的种子,也是一种功效出色的中药材,其功能有:温肺豁痰利气,乳腺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5、白芥子性温味辛,有利气豁痰、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善治痰饮流注经络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或麻木。
6、功能主治 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1《别录》: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口黄赤。又醋研敷射工毒。
本文标题:中药材芥子的作用与功效,中药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z/chenx/3162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