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半夏和半夏的区别,水半夏旱半夏区别
半夏的鉴别方法
1、正品半夏:类球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断面粉性,味辛辣,麻舌而刺喉。伪品水半夏:水半夏是常见伪品,来自天南星科犁头尖的块茎。
2、鉴别要点 半夏与类似品水半夏的区别:前者类圆球形而略扁,表面白色至黄白色,中间凹窝周围密布麻点根痕,断面洁白细腻、富粉性。
3、清半夏为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片状。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涩、微有麻舌感。
4、外形:半夏整体稍微是扁圆,有些扁圆长,底部也是圆弧线,天南星比较规则的圆而特别的扁,底部比较平坦。凹窝:半夏凹窝较深且偏斜一点,不是正中凹陷,天南星凹窝相对较浅及较大,凹窝居中。
5、半夏:它的草酸钙针晶通常呈纤细的针晶,可长达140μm。这些针晶的颜色是白色的,质地坚实。另外,半夏的黏液细胞中可能存在草酸钙针晶束,而其椭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
制水半夏,制旱半夏,半夏,法半夏是怎么分别的?
有三种:生半夏、姜半夏、法法夏。姜半夏常用,价格高一些,每10克在0.5元左右。法半夏在0.3元左右。生半夏有毒,要久煎或配生姜,不常用。
和生半夏相对而言,经过炮制的半夏都叫制半夏。
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仙半夏等区别 常说的半夏为旱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辛温,有毒。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痰湿水饮、胸膈胀满、恶心呕吐、痰多咳喘等病症,常用量3~9g。
写半夏一般指的是旱半夏。一般半夏分旱半夏和水半夏。这是两个不同的品种,价格也大相径庭。而旱半夏有很多炮制品,比如清半夏,法半夏或者姜半夏和生半夏。
半夏是临床常用的中药。由于半夏供不应求,很多地方用水半夏代替干半夏,因为干半夏和水半夏都属于天南星科植物,但两者的药效在形状和药效上差异很大,不能视为相同。
半夏分为水半夏与旱半夏,两者有哪些区别?
1、种属不同:水半夏是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旱半夏是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 花叶不同:水半夏叶片长约30厘米,花色为绿色,旱半夏叶片长20厘米,花色为绿色或绿白色。
2、外形不同 水半夏块茎是椭圆形、半圆形、圆锥形的,比较小,外表皮是淡黄色或者白色的,表皮不是很平滑,上面可以看到点状的根痕。它的花期是四月到五月,果期是六月到七月。
3、其实它们在外观和功效上是不一样的,不是一种药材,一定要注意区别。外表。半夏的块茎呈椭圆形、半圆形、圆锥形,比较小。外层皮肤呈淡黄色或白色,皮肤不是很光滑。上面可以看到点根痕迹。花期4-5月,果期6-7月。
4、旱半夏为“球”,水半夏为“锥”。旱半夏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
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是水半夏?是什??
水半夏又被叫做山慈菇、戟叶半夏等,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均有栽种,但是人们总爱把它与半夏搞混,其实它们的药用功效有很大的不一样,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水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 又名地文、守田、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等。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水半夏 又名土半夏、田三疯狗薯等。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形态特征不同 半夏 块茎圆球形,具须根。
水半夏味辛;性温;有毒,有燥湿化痰;解毒消肿;止血等功效。主治咳嗽痰多;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螫伤;外伤出血。
水半夏又被称为山慈菇、戟叶半夏等,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域均有种植,可是大家总爱把它与半夏弄混,实际上他们的药用价值作用有挺大的不一样,水半夏原是民俗服药,有消炎、散瘀、活血、祛毒的作用。
如何鉴别半夏?
1、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药材显微鉴定 本品粉末类白色。
2、清半夏为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片状。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涩、微有麻舌感。
3、外形:半夏整体稍微是扁圆,有些扁圆长,底部也是圆弧线,天南星比较规则的圆而特别的扁,底部比较平坦。凹窝:半夏凹窝较深且偏斜一点,不是正中凹陷,天南星凹窝相对较浅及较大,凹窝居中。
4、半夏:它的草酸钙针晶通常呈纤细的针晶,可长达140μm。这些针晶的颜色是白色的,质地坚实。另外,半夏的黏液细胞中可能存在草酸钙针晶束,而其椭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
5、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
6、半夏: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l~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本文标题:水半夏和半夏的区别,水半夏旱半夏区别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z/dican/5902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