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以中药有的时候有一点加减法的意思,麻黄汤针对咳喘加杏仁,葛根汤针对背部拘紧酸痛加了葛根。同时药量也可以根据症状调整,如果背部拘紧酸痛比较厉害,葛根可以增加到30-50克;如果本身体质不是特别强壮,平时皮肤本身不是很紧实,麻黄的用量可以减少到3-6克。
1、葛根汤是治疗温病最好的处方。桂枝、芍药等量,加上甘草、生姜和大枣,便是桂枝汤,故葛根汤来源于桂枝汤。葛根汤的主证是无汗、恶风、项背强、喉咙痛、咽干、口渴。 加麻黄是因为无汗,又项背强几几,故加葛根。项背是膀胱经最上端,利用葛根把麻黄、桂枝的力量带到项背,把项背的寒排出。
2、《伤寒论》条文: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若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葛根黄芩黄连汤,它的下利是会热,会臭,会粘屁股。这是一味挡酒汤噢。少阴的四逆汤的拉肚子是下利清谷。太阴病理中汤的拉肚子,脉是沉沉塌塌的,沉在底下。
3、变化方:(1)本方除麻黄,名桂枝加葛根汤,治前证汗出恶风者。(2)本方加半夏,名葛根加半夏汤,治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3)本方加黄芩,名葛根解肌汤,治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伤寒温病。葛根汤 【来源】《医学心悟》卷二。
4、二)葛根汤适用的疾病:鼻窦炎,根汤这个方,葛根这味药可以帮助上半身各种消炎的效果,麻黄又是一个发病邪的药,所以那种脸部比如感冒造成中耳有点痛,或者什么沙眼结膜炎,或者是凡是病毒引起的头部、上半身发炎。
5、早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葛根汤”这一著名方剂,至今仍是重要的解表方。《本草正义》谓葛根“最能开发脾胃清阳之气”。葛根味甘微辛,气清香,性凉,主入脾胃经。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之功效。
6、浅议伤寒与温病自温病学从医林之中独树一帜以来,一直存在着“伤寒”与“温病”的争论。伤寒与温病的区分取决于症状反应明清时期,一些温病学家在没有搞清楚温病和伤寒区别的情况下,便主观认为“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
《伤寒论》太阳篇10——葛根汤证的核心内容如下:葛根汤的配方与功效:葛根汤由葛根4钱、麻黄3钱、桂枝2钱、生姜3片、炙甘草2钱、白芍2钱、大枣12枚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太阳病伴随项背强直、无汗恶风的症状。它不仅有发汗散寒的作用,还兼顾了舒筋活络。
在人际关系的微妙世界里,太阳与阳明的交融如同医学中的太阳病与阳明证,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伤寒论中的葛根汤与葛根加半夏汤,便是对这种复杂病症的精准把握和治疗策略。
葛根汤是由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组成。葛根汤在《伤寒杂病论》中主要涉及以下三条条文:《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伤寒论》中的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和大小青龙汤在治疗病症时展现了独特的发汗解表和调理内部功能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读这些方剂的适用症状和临床应用。
太阳病分三种:中风、伤寒和温病。前面的经方讲的都是中风,这一条辨,张仲景设计 “葛根汤”用于治疗温病 。临床上最常用于孩子。孩子最顽皮,整天蹦蹦跳跳的,冬天也是,在外面玩得出汗又吹到冷风,便得了感冒,故曰“冬伤于寒”。还有一种温病同疫病有关。
伤寒论第14条的原文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此条描述的是太阳病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其特点在于颈背部位出现明显的拘急疼痛,同时伴有汗出、恶风的症状。治疗此症状,应使用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在《伤寒论》第14条中,被张仲景用来治疗太阳病中的特定症状,如项背强痛和反汗恶风。 该方剂的配方包括葛根、麻黄(具体用量需进一步确认)、芍药、生姜、甘草、大枣和桂枝。其煮法是将这些药材加入10kg清水中煮沸,滤去浮沫,再熬煮至3升,去渣后温服1升,并盖被微汗。
在中医经典巨著《伤寒论》的第14条,张仲景为我们揭示了一剂独特的药方——桂枝加葛根汤。面对太阳病患者困扰的项背强痛与反汗恶风,这剂汤剂宛如一剂妙手回春的良药。
综上所述,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在条文与组方上有显著差异,通过不同的配伍,解决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等不同症状,体现了伤寒论处方围绕病机、程度深入解决的原则。通过准确理解桂枝加葛根汤证条文,不仅有助于临床应用,也加深了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葛根汤是治疗温病最好的处方。桂枝、芍药等量,加上甘草、生姜和大枣,便是桂枝汤,故葛根汤来源于桂枝汤。葛根汤的主证是无汗、恶风、项背强、喉咙痛、咽干、口渴。 加麻黄是因为无汗,又项背强几几,故加葛根。项背是膀胱经最上端,利用葛根把麻黄、桂枝的力量带到项背,把项背的寒排出。
桂枝加葛根汤证:张仲景方。治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项背强者。方剂组成:葛根四两,麻黄、生姜各三两,桂枝、芍药、炙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取微似汗。摘录:论著⑴张仲景:太阳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组方见方症)主之(《伤寒论》14条)。
1、治疗颈椎病的中成药主要有以下几种:比如颈复康颗粒、颈康颗粒、七厘片、活血止痛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独活寄生丸、小活络丹、大活络丹、天麻丸等等。
2、颈椎病中成药选择种类比较多,活血化瘀的血府逐瘀胶囊、颈复康颗粒、腰痛宁胶囊、藤黄健骨丸等,比较有效的和对症的,像腰痛宁胶囊和颈复康颗粒,如下:腰痛宁胶囊含有马钱子粉,对于颈椎病引起的疼痛,镇痛效果比较好。
3、治疗颈椎病的中成药较多,包括根痛平、颈痛平、颈复康等,可酌情使用。
4、颈椎病治疗中成药推荐颈复康颗粒,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此外,还有民间验方可供参考,如葛根30~60克、鸡血藤30~60克、钩藤10~3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持续15日为一个疗程。针对不同症状,可以适当调整药方。
1、【原方】葛根(四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方诀】桂枝加葛根汤证是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所以项背强几几。但有汗出来风,是表虚。所以用桂枝汤减少桂、芍用量,加葛根,取其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功。
2、葛根汤是在桂枝汤加入葛根和麻黄,如下:葛根四两(12g)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芍药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 麻黄发汗的作用比较大,该用桂枝加葛根汤的时候,就不要用葛根汤,会把人打到虚掉。
3、【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2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覆取微似汗。调养如桂枝汤法。【备注】据林亿等考证,本方当去麻黄。
4、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使用60克、麻黄使用45克(去节)、芍药使用30克、生姜使用45克(切)、甘草使用30克(蜜炙)、大枣使用12颗(掰开)、桂枝使用30克(去皮)。方中,葛根用于柔筋止痛,麻黄用于发汗,但因本条证型为有汗出,故麻黄使用不当,原文可能有误。
5、桂枝加葛根汤处方: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芍药9克,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桂枝6克(去皮)。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生津和营。主要用于治疗太阳病,患者出现项背强痛、反汗出、恶风等症状。
最伤肾的一味中草药 1、关于“沙参是一味最伤肾的中草药”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沙参,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其中包括补中益气、补益心脾等,能够有效缓解气短、乏力、心慌、失眠等症状。此外,沙...
党参、苍术、藿香、佩兰、干姜、砂仁、木香、茯苓、羊霍、故纸、当归... 1、醒脾之选,如藿香、佩兰、陈皮,能助消化,驱湿气。温脾之选,干姜与仙灵脾,可补阳气,强脾功能。燥脾之选,陈皮、木香、砂仁、豆蔻...
桂林平乐县有什么玩的地方? 桂林平乐县有多个值得游玩的景点,以下是几个推荐的旅游目的地:平乐温泉:平乐温泉以其独特的温泉资源闻名,是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冷水石景苑:这里拥有奇特的石景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日语翻译,, 翻译在日语中通常被表达为翻訳(ほんやく)。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它需要深厚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理解。在日语中,翻訳这个词就是用来描述这种过程的。訳す 【やくす】 【...
长期严重失眠如何中医治疗 针对顽固性失眠,中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中药治疗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常用方剂包括女贞子、酸枣仁、石莲子、五味子和琥珀末等。这些药材需水煎服,每日一剂。此外,治疗顽固性失眠的西...
江山传统习俗有哪些 江山的风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节日庆典:春节:江山人民在春节期间有着丰富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饭等。其中,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的重要表演项目,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