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案』胡某,女,31岁,病历号090019。1963年7月17日初诊:身患窜痛,时而肝区,时而足跟,时而肩背,短气心悸,腹胀满,饮食二便尚好。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天花粉五钱,生牡蛎三钱,桂枝三钱,干姜二钱,白芍四钱,枳实四钱,苍术三钱,吴茱萸二钱,当归三钱,茜草五钱,炙甘草二钱,泽泻三钱。
1、症状:咳嗽气息粗,伴有痰多、黏稠、黄厚,有时咯吐血痰,胸胁胀满等。治疗:清金化痰,常用方剂为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症状:情绪波动时咳嗽加重。治疗:常用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进行治疗。肺阴亏虚:症状:伴有午后颧红、潮热、盗汗、口干等。治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常用方剂为沙参麦冬汤。
2、针对各种咳嗽用什么样的中药最好呢?针对寒咳,用到宣肺、化痰止咳的药物,比如麻黄、杏仁、桂枝、茯苓、陈皮、半夏;治疗热咳用清热化痰的药物,比如桑白皮、枇杷叶、桑叶、黄芩、石膏、鱼腥草、芦根、矮地茶。
3、甘草片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镇咳、祛痰、抗炎等功效。它的味道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但它的疗效确实是值得肯定的。在长期咳嗽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尝试使用甘草片,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甘草片对于缓解咳嗽有一定的效果,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4、中药治疗咳嗽见效时间,其实要分咳嗽是外感,还是内伤。
1、清热排脓,这个薏仁具有排脓的作用。看苇茎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可知。多见甲错,在上为肺痈,在下为肠痈。《本经》言本药治疗筋急挛急,可知薏仁可缓解肝的拘急,肝主筋也。麻杏薏甘,三仁汤,皆有日脯发热,病性为湿热,病位在阳明可知。一身尽痛(筋之痛),苔腻,用薏苡仁。
2、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薏苡附子败酱散能促进血液循环与组织修复,增强免疫调节功能,并且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对受损肠黏膜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3味药材组成,为治疗肠痈的传统经典方剂。
3、方中重用薏苡仁利湿排脓,轻用附子扶助阳气,以散寒湿,佐以败酱破瘀排脓。配合成方,共奏利湿排脓,破血消肿之功。
4、薏苡仁上清肺金之热,下利肠胃之湿,可用于肺痈和肠痈,因它有排脓作用,常用于化脓性的感染当中。如名方《千金方》苇茎汤,薏苡仁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配伍,用于肺部感染(肺痈)所致咳吐脓痰,胸中隐隐作痛。《金匮要略》附子薏苡败酱散,薏苡仁与附子、败酱草配伍,用于肠道化脓*染(肠痈)。
5、薏苡附子败酱散,处方: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上药三味,杵为粗末。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
6、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30克 附子6克 败酱15克 以薏苡仁利湿排脓,并辅以败酱逐瘀消肿,兼有附子温经祛湿、散寒止痛等等。2 薏苡附子败酱散从功能分析:温阳散寒祛湿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对治疗阳虚湿热有一定的功效。
1、本期继续探讨魏之琇化裁一贯煎验案,专注于治疗泄泻与呕吐的症状。治疗泄泻 一贯煎中去归,加黄连、瓜蒌仁、薏苡仁 项秋子之母,年五十,长期遭受泄泻之苦,每日多次腹泻,稍有热食即欲泻,饮食逐渐减少,多番医治无效。
2、魏之琇化裁一贯煎验案选(二):泄泻、呕吐案例解析 魏之琇,古代医家,以其独特的医术在治疗泄泻和呕吐上展现了他的临床智慧。本期将介绍他在治疗这两种病症时的创新应用。泄泻案例 针对项秋子之母的长期泄泻问题,魏氏摒弃了常规的燥剂,改用一贯煎去归,加入黄连、瓜蒌仁和薏苡仁。
1、患者赵某,男性,50岁左右,首次就诊,时间为2021年7月上旬。主诉一个月来一直感到困倦乏力,身体肢体沉重,大便稀溏,每日1至3次,无食欲,偶尔腹胀、恶心。检查发现电解质钾偏低,肝肾功能和肿瘤指标未见明显异常。舌淡苔薄腻,脉沉无力。
2、具体内容如下:药物治疗:湿气太重可能会出现嗜睡、面色晦暗、身体困倦、四肢沉重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水、附子理中丸、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湿气太重的症状。
3、为3~4人量如果身体内湿气过重是需要排湿气的,南方冬季湿气重常常感到身体沉重,乏力等等不适症状,我给你推荐两个常用的很有效的方法给你试一下吧!最直接的方法去药店买相关的药,非常方便,一般我都是买参苓白术散、健脾丸两种。
4、若体湿症状较为严重,一般运动无法祛除湿气,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藿香正气散、二妙散、参苓白术散等,具体用药需依据临床医生诊断。此外,体内湿气过重的患者,应避免处于潮湿环境或食用过多生冷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5、这些人常常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湿热病症。加强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体表的毛孔为了散热而张开,排出的汗液中就含有大量的湿气。所以,通过运动也能排湿气。
6、脱发,每天好困等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夏天的时候贴一些三伏贴,也可以用刮痧,或者用艾灸疗法,打通身体里的穴位,身体通畅,湿气就会渐渐的排出体外。要想身体健康,就应该彻底和湿气说拜拜,以上的这些方法大家一定要牢记。每一种方法的使用都需要有恒心,大家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1、四诊合参,半夏泻心汤显神效 在四诊辨证基础上,张教授确定为寒热错杂的少阳、太阴合病,遂选用半夏泻心汤进行调和肝脾、消痞散结。调整后的方剂包括姜半夏、黄芩、黄连、党参、干姜、大枣、厚朴、泽泻、薏苡仁和甘草。
2、《黄帝内经》里说,胃不和则卧不安,用半夏秫米汤(半夏10克、秫米15克。)我们总是用半夏秫米汤来应证胃不和则卧不安,在这里,李克绍老先生给我们提供了半夏泻心汤可以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是通过补虚运中、辛开苦降、恢复脾升胃降来实现的。
3、半夏泻心汤加枳术汤(丸):枳术丸由枳实、白术组成,是健胃消食之名方 ,枳实消积滞,白术补脾元,由张仲景所创,张洁古发挥。一缓一急,一补一消,与半夏泻心汤配伍,主治脾胃湿热,虚中夹积,胃脘痞满,食而不化之慢性胃病者。
4、半夏泻心汤,出自医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主要组成: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主要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表现为恶心呕吐,容易腹泻,心下痞满,舌苔白腻,脉弦滑。药物分析:得了脾胃病,大多数属于寒热虚实错杂。
5、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杏仁,枳实。半夏泻心汤是可以加杏仁的。加杏仁是做什么呢?当代有一部分医者说,其实杏仁治疗胃病,效果很好。半夏泻心汤加杏仁,胃降可以带动肺降,肝升可以带动脾升或者反过来说,肺降可以带动胃降,脾升可以带动肝升。肺胃是降的,肝脾是升的。
一克正宗阿魏泡多少酒钓鱼 阿魏钓鱼一斤白酒泡30~50克。阿魏最普遍的用法是泡阿魏酒,具体做法是将阿魏用纯粮食白酒浸泡半个月以上,泡制好的阿魏酒既可添加在饵料中挂钩作钓,也可再用来泡制大米、玉米、小麦...
常吃三七粉有什么好处 增强免疫力:三七粉富含多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能够帮助提升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抵抗力,对于预防疾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改善血液循环:三七粉所含的活血化瘀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玉竹是什么,玉竹的功效与作用,玉竹图片欣赏 玉竹图片欣赏 玉竹的功效与作用 玉竹味美甘甜,最适于养阴生津,可以煎汤、泡茶、煮粥或做菜。早在明朝,李时诊就把这二种中药材视作佳品,玉竹与沙参同煮,则有养阴...
一年生中药材有哪些品种 1、一年生中药材的品种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甘草 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一年生中药材,其生长周期仅为一年。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五味子与菟丝子搭配效果怎么样 1、仙灵脾、五味子和菟丝子这三种中药材可以搭配泡水饮用,它们都具有调节肾虚异常的功效。因此,这种搭配能够改善因肾虚引起的房事效果不佳、腰膝酸软、遗精等异常情况,同时也有助...
丁香花和丁香结的区别 丁香结和丁香花的区别在于种类不同,丁香花是一种花,而丁香结是由丁香花延伸出来的一种喻像,属于文学文化,另外丁香花的花色丰富艳丽,可以通过播种、扦插、繁殖等方式进行繁殖,在养护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