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麻,别称周升麻、鬼脸升麻、绿升麻、北升麻,英文名为Cimicifugae Rhizoma,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它属于解表药,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升麻的药性为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四川等地。
2、升麻具有发表解热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热表证,如麻疹、斑疹初起,以及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咽痛等症状。 升麻能够清热解毒,治疗阳明胃热所致的头痛、齿痛、咽喉肿痛和口舌生疮。 升麻能升阳举陷,用于治疗中气下陷所致的气短、倦怠、子宫脱垂、久泻脱肛等症,具有升举脾胃清阳之气的作用。
3、升麻 别名:周升麻,鬼脸升麻,绿升麻北升麻,川升麻英文名:Cimicifugae Rhizoma主要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中药材升麻是一味解表药,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升麻药性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升麻的产地,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四川。
4、升麻的主要成分包括兴安升麻中的多种甾萜类成分和具有降温作用的升麻糖甙等。其功效与作用主要表现为解热、解毒,传统上认为它能“升提中气”,这可能与其兴奋平滑肌的作用有关。此外,临床观察还发现升麻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5、升麻的功效和作用用于麻疹初期透发疹毒,常与葛根同用增强发表力量。清热解毒:本品善解阳明热毒,用于胃热齿痛、口舌生疮、皮肤痒疹等,可配石膏、黄连等同用,如清胃散。升阳举陷:用于脾胃清阳下陷的少气倦怠、下利、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常与柴胡、人参、黄芪同用。
1、在我国分布于四川、湖北、贵州、湖南、广东、浙江、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生海拔800-2600米间的山地林下或林缘。在日本也有分布。
2、变型形态特征产地生境硬毛小升麻(变型)与小升麻的区别:叶表面被短糙伏毛。萼片白色。产河南高城。生山地林下。紫花小升麻(变型)与小升麻的区别:萼片紫色。叶表面近无毛。分布于湖北、江西(武宁)、安徽、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天水)、山西(垣曲)、河北西部(阜平)。生山地林下或林缘。
3、在中国分布于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生海拔300-1200米间的山地林缘灌丛以及山坡疏林或草地中。在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和远东地区以及蒙古也有分布。
4、【拼音名】Xiǎo Shēnɡ Ma 【别名】 金丝三帽辫开喉箭、三面刀、茶白升麻、米升麻、万年根、拐枣棉花熊掌七 【来源】 药材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金龟草的根茎。
5、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东部、云南、四川、湖北、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生海拔350-3100米间山地林下或沟边阴处,河边湿草地。在朝鲜、苏联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6、生境分布 生于林缘灌丛、山坡疏林或草地中。主产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8 性状 根茎与大三叶升麻类似,但分枝较多,直径1~5cm,茎基较密;断面微带绿色。味微苦。
1、河北承德有六道木。承德林木密集,林冠下植物繁多,主要有毛榛、刚毛忍冬、六道木、绣线菊、唐松草、升麻等,且生长旺盛。六道木产地多分布在我国黄河以北的辽宁、河北、山西等省,最著名的六道木产地是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
2、邓栅子林场植物种类繁多,共计有200多种,可分为五大类。主要树种包括山杨、桦树、柞树、椴树、油松、落叶松、榆树、五角枫、云杉等;灌木则有毛榛、平榛、六道木、胡枝子、刺梅、绣线菊等;草本植物则包括苔草、蕨类等。值得注意的是,该林场中还蕴藏着多种药用植物,数量高达80多种。
3、主要树种有山杨、桦树、柞树、椴树、油松、落叶松、榆树、五角枫、云杉等;灌木主要有毛榛、平榛、六道木、胡枝子、刺梅、绣线菊等;草本植物有苔草、蕨类等。药用植物80多种。郁李仁,性平,味辛、苦、甘,具有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的功能。药材商品习分 “大李仁”和“小李仁”。
4、位于河北省和北京市北部。南临华北平原,并以桑干河一线与太行山交界;北以冀北中部山地过渡到内蒙古高原。东西走向,长约 350公里,宽约100多公里,中段南部的军都山构成北京北部山区的主体。以低山和中山为主,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海坨山、大南山、雾灵山、汗海梁等。
1、但是真正的对中药材比较了解的人就会知道,升麻和广升麻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药材,在使用的时候,是两种完全不同药效的药材。服用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细节,不能够取而代之,否则在药效方面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2、广升麻和升麻虽然名字很像,但其实两种药材有着非常不一样的作用和功效,这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帮助的,而且广升麻相对比于升麻而言,搭配上其他的药材有着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广升麻是一种常见的额草本植物,我们只要弄清楚这种草本植物的作用功效就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良好的功效和作用。
3、·升麻是儿科病毒感染的常用药,治疗麻疹、水痘、风疹等。也用于治疗流感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牙周炎、淋巴结炎、鼻炎、乳腺炎、盆腔炎等。 2·治疗皮肤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皮炎、多形红斑、银屑并过敏性紫癜等。
4、升麻因其辛味和升散的性能,能有效用于治疗因风热引起的头痛,以及麻疹初起时的透发不畅。 由于升麻具有微寒的特性,它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由热毒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皮肤疮痈以及肿毒等,都有治疗作用。
5、党参、黄芪、升麻的组合,有点补中益气汤的意思,用来补气升脾固表,同时升麻也有清热的效果。还有桂枝,可能意在解肌清热、发表止痛,缓解题主颈椎和腰椎的不适。特别是葛根,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葛根是有缓解毛细血管部肌肉痉挛的作用的。
6、由于升麻性味辛,性能升散,具有发表透疹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热头痛以及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由于升麻性味微寒,所以具有清热解毒,可以治疗热毒所导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以及皮肤疮痈肿毒。中药升麻药性升浮,所以可以升提脾胃清阳之气,可以治疗中气下陷,以及气虚神疲之症。
1、在中国分布于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生海拔300-1200米间的山地林缘灌丛以及山坡疏林或草地中。在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和远东地区以及蒙古也有分布。
2、生境分布 生于林缘灌丛、山坡疏林或草地中。主产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8 性状 根茎与大三叶升麻类似,但分枝较多,直径1~5cm,茎基较密;断面微带绿色。味微苦。
3、来源及产地 毛莨科植物升麻Cimicifuga foetidaL.、兴安升麻C.dahurica (Turcz.) Maxim.或大三叶升麻C. heracleifolia Kom.的根茎[2]。主产陜西、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2]。3 性味归经 甘、辛、微苦,凉[2]。入肺、脾、胃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