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余粮丸为什么有方无药(禹余粮丸医案)

wzkgk2025-05-21杜仲29

禹余粮(禹余粮丸)

禹余粮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禹余粮丸的主要成分包括禹余粮、白术、茯苓等中草药。这些成分在中医理论中都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效。禹余粮丸通过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改善胃肠道的不适症状。

禹余粮,又称禹余粮丸,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解释: 禹余粮的基本信息:禹余粮,中药名,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它常被用于制备中药方剂,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用的慢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而禹余粮丸则是这种药材的一种制剂形式。

禹余粮,又名太一余粮、石脑等,是一种具有独特药性的矿物。其味甘涩,性微寒,主要归经于胃和大肠经。这种药物呈不规则的斜方块状,表面颜色多样,断面层次分明,质地硬而松,气微,嚼之无砂粒感。使用时,一般以9至15克为宜,可先煎或入丸散。

禹余粮丸主治及用法,主要针对肠胃虚寒,滑泄不禁的病症。其用法为: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禹余粮丸的组成包括禹余粮石(煅)、赤石脂(煅)、龙骨、荜茇、诃子(面裹煨)、干姜(炮)、肉豆蔻(面裹煨)、附子(炮)等。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三)

伤寒论第88条:常自汗出者,重发其汗,必心烦不得眠,小便利,大便硬,小便已,阴疼,可与禹余粮丸。 原文明确指出,常自汗出者若再次发汗,会导致心神不宁、小便不利、大便硬结、小便后阴部疼痛,治疗可选禹余粮丸。

如果病人有里寒,再给他发汗,一发汗,胃里的那点食物不动了,我们用的汗剂是解表用的,病人有里寒,有里寒不能用汗剂,用去里寒的药,结果误用了发汗的药。

伤寒论第92条辨: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原文解释:病人发热、头痛,脉不浮而反沉。若症状不解,身体依然疼痛,表明体内免疫系统虚弱,应先治疗内部虚弱,可使用四逆汤。

伤寒论第92条辨: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原文解释:病人发热头痛,脉不浮而反沉,如果症状不解,身体依然疼痛的,也应当先治其里虚,可用四逆汤方。

禹余粮丸主治及用法

禹余粮丸添加有效目录,出自《鸡峰》卷十四,由禹余粮、石脂、干姜、附子等组成。本方主治下焦痢。用法为将上述药物研磨为细末,水煮面糊制成丸剂,每服3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间。禹余粮丸原出自《伤寒论》第八十八条,适用于汗家,重发汗后出现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等症状,给予禹余粮丸以治疗。

禹余粮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禹余粮丸的主要成分包括禹余粮、白术、茯苓等中草药。这些成分在中医理论中都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效。禹余粮丸通过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改善胃肠道的不适症状。

禹余粮的功效显著,主要作用在于涩肠止泻和收敛止血,适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以及崩漏带下等症。不过,孕妇需谨慎使用。在古代医方中,禹余粮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如与赤石脂一同用于伤寒汤药后的止泻,或用于治疗冷劳、大肠转泄、瘢痕修复和大风疠疾等。

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白茯苓半两。【来源】《圣惠》卷七十二。【主治】妇人久冷,月水不断,面色萎黄,四肢瘦弱,心神虚烦,饮食不多。【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伤寒》中的禹余粮丸,适用于汗家重发汗后,心神恍惚、小便已阴痛的情况。禹余粮甘寒收涩,能秘精敛神,使心火归位,坎阳恢复,乙木得以发育,从而解除滞涩和疼痛。《本草求真》强调,禹余粮与石脂在功效上相似,但禹余粮的质地比石脂更重,石脂的温性则超过禹余粮。因此,在使用时需加以辨别。

禹余粮的基本信息:禹余粮,中药名,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它常被用于制备中药方剂,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用的慢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而禹余粮丸则是这种药材的一种制剂形式。 禹余粮的药理作用:具体药理作用因方剂不同而异,但大体上禹余粮被认为具有收敛固涩、抗痢等功效。

伤寒论一共多少个方子

1、《伤寒论》中载有方剂112首,其中禹余粮丸因未明确药物组成不计入方剂总数。该书所载基础药物共计76种。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制药材料,如清酒、开水、清浆水和雨水等,但并未作为药物计入。《金匮要略》分为25篇,包含方剂262首。书中详细论述了超过60种病症。

2、《伤寒论》113方,其中禹余粮丸有方无药。《金匮要略》共25篇,载方262方,除去最后的杂疗、饮食、禁忌3篇57方外,前22篇(常见版本)共205方(包括附方23方),其中杏子汤、黄连粉、藜芦甘草汤、附子汤、胶姜汤5方有方无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重复运用37方。

3、《伤寒论》总共有方112方,另一方禹余粮丸因为有方无药故不计。基础用药76味。不包括一些特别的煮药用品如:清酒,开水、清浆水、雨水等。(2)《金匮要略》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4、《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在公元3世纪初撰写的一部关于外感病治疗规律的经典著作。全书共10卷,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辩首预后。第二卷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5、庞龙实战伤寒论六个经典方子包括:太阳病的桂枝汤,太阴病的理中汤,少阳病的柴胡汤,少阴病的四逆汤,以及另外两个根据具体病相而定的基础方子。庞龙老师的《实战伤寒论》是他多年研究和实践《伤寒论》的成果。

6、桂枝汤不仅是太阳中风的常用药,它还能应用于少阴、太阴、厥阴中风。为何如此?后文将详细阐述。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共有200多个方子,其中桂枝方子超过70个,约占1/3。桂枝是一味关键的表药,具有解表、驱寒、补虚的功效,用于解表发汗。桂枝汤的应用病症称为桂枝汤证,病症名为太阳中风。

伤寒论金匮要略一共多少方子

《伤寒论》113方,其中禹余粮丸有方无药。《金匮要略》共25篇,载方262方,除去最后的杂疗、饮食、禁忌3篇57方外,前22篇(常见版本)共205方(包括附方23方),其中杏子汤、黄连粉、藜芦甘草汤、附子汤、胶姜汤5方有方无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重复运用37方。

整本《伤寒论》共有113方,归纳为三大类以帮助记忆:辛散方:麻桂类(麻黄桂枝),目的是袪寒。具体到六经辨证是:太阳病:用麻桂;少阳病:用柴胡;阳明病:用葛根;少阴病:用细辛。寒泻方:膏黄类(石膏黄岑黄连大黄),目的是撤热,为了救阴,急下存阴。

《伤寒论》总共有方112方,另一方禹余粮丸因为有方无药故不计。基础用药76味。不包括一些特别的煮药用品如:清酒,开水、清浆水、雨水等。(2)《金匮要略》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禹余粮丸组成

禹余粮丸的组成包括禹余粮石(煅)、赤石脂(煅)、龙骨、荜茇、诃子(面裹煨)、干姜(炮)、肉豆蔻(面裹煨)、附子(炮)等。其来源可追溯至《医方类聚》卷一四二引《济生》,《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也记载了其组成和用法。

禹余粮丸的主要成分包括禹余粮、白术、茯苓等中草药。这些成分在中医理论中都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效。禹余粮丸通过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改善胃肠道的不适症状。禹余粮丸适用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

禹余粮丸,源自《圣惠》卷七十二,由禹余粮、鹿角胶、紫石英、续断、熟干地黄、赤石脂、芎、干姜、黄耆、艾叶、柏叶、当归、人参、白茯苓等组成。本方主治妇人久冷,月水不断,面色萎黄,四肢瘦弱,心神虚烦,饮食不多等症状。用法为将上述药物研磨为末,炼蜜制成丸剂,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相关文章

没病的人能吃潞党参吗(正常人可以吃党参保健吗)

没病的人能吃潞党参吗(正常人可以吃党参保健吗)

党参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1、党参和黄芪作为中药材,常用于调理身体,补充气血。然而,不当使用或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一些不适,如胀气。党参属于补益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上火和肠胃蠕动减慢。黄芪则具有...

醒脾养儿颗粒改包装了吗(醒脾养儿颗粒里面是什么样的)

醒脾养儿颗粒改包装了吗(醒脾养儿颗粒里面是什么样的)

宝宝发烧一个小时内塞了两次屁股药,会有什么不好反应吗_百度宝宝... 1、你好,这种药对孩子的伤害很小,一般是属于安全的药物,使用的也不是很多。这种药的包装多是6个一盒,所以量不是很大,可以放心。孩子...

我国最好的西红花是长白山的吗(哪的西红花好)

我国最好的西红花是长白山的吗(哪的西红花好)

灵芝孢子粉哪个品牌好? 同仁堂灵芝孢子粉 同仁堂作为历史悠久的品牌,专注于保健品与中成药的研发。其灵芝孢子粉虽未明确标注具体成分含量,但对糖尿病患者需慎重考虑。吾善草木·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 此品牌对产...

亚麻籽500g价格表(亚麻油多少钱500克一斤)

亚麻籽500g价格表(亚麻油多少钱500克一斤)

有哪些坚果酱自己在家做可以更省钱? 在制作核桃酱时,要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污染。多功能性:开心果酱可用作面包或饼干的涂抹酱,也可以作为糕点的内馅或装饰,甚至可以直接作为甜点享用。总之,通过以上步骤,你可...

雀脑香中药别名叫什么(雀脑的功效和作用)

雀脑香中药别名叫什么(雀脑的功效和作用)

中草药:雀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干家雀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在中医中,它被用来治疗热毒病,如痈肿、疮疖等。其次,干家雀还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跌打损伤、乳腺炎等疾病。此外,干家雀还具有清热利咽、解毒...

香薷草的功效与图片大全(香草图片 功效)

香薷草的功效与图片大全(香草图片 功效)

藿香又叫什么名 1、藿香,又名:合香、苍告、山茴香等,属唇形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0.5~5m,四棱形,粗达7~8mm,叶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花冠淡紫蓝色,长约8mm,成熟小坚果卵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