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陶弘景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南朝著名的医药学家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将人文原则的”三品“分类法改为一药物自然来源,开辟了本草学的新理论体系。【拓展】陶弘景 陶弘景,公元456年-公元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
《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陶弘景。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炼丹家、文学家,他对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和化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关于陶弘景及其著作《本草经集注》的详细介绍:陶弘景的贡献:陶弘景对草木药石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兴趣和造诣,深感当时本草著作的混杂和错误,因此决定进行整理和修订。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是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生于456年,逝于536年,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及医药学家。陶弘景出身南朝士族,自幼便有养生之志。他10岁时便开始阅读《神仙传》,15岁时更是写下了《寻山志》,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本草经集注》是陶弘景写的。陶氏认为《神农本草经》自魏晋以来过于混乱,因此予以整理。《本草经集注》为 《神农本草经》较早注本,由 《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两书综合编辑而成,载药物七百三十种。
《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
南朝时期,著名的医学成就《本草经集注》的编纂者是陶弘景,一位在博物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人物。他以红色和黑色区分《圆完古苦饭病渐长在期弦本经》和《别录》的内容,整合并注解,创作出了这部经典著作。尽管原书已失传,但其核心内容在《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中有所保存。
《本草经集注》由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编写,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全面整理和注释的重要著作。陶弘景认为《神农本草经》自魏晋以来,因多人增删,导致药物分类混乱,真伪难辨,主治功效互相矛盾,这使医家难以全面掌握。因此,他决定对《本草经》进行整理,并撰写了《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作者是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人物生平:南朝士族出身。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
总的来说,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不仅是他个人才学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本书是南北朝时期全面整理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历代无刊本,仅存隋唐时期写本残卷2种。
葛根的功效 葛根中的大豆甙元具有收缩平滑肌的功效,对维护身体健康大有助益。此外,葛根素等扩张血管物质能增加血液流量,降低血流阻力,进一步促进身体各部位的血液供应。不仅如此,葛根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助...
蒲公英玉竹石斛北沙参麦冬一起泡水行吗 1、你好,蒲公英、玉竹、石斛、北沙参、麦冬一起泡水行,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除烦,润肺止咳,滋阴补肾,降脂,降压,降糖的功效,用来治疗阴虚燥热干咳少痰...
为什么网上很多人觉得西瓜皮不能吃? 1、综上所述,网上许多人认为西瓜皮不能吃,主要源于误解、处理的复杂性、与其他蔬菜相比的不受欢迎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然而,实际上,西瓜皮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价值丰富,值得...
女性带香囊的好处?香包的作用有哪些? 1、- 驱蚊香囊:含有薄荷、牡荆子、七里香和野艾等材料,驱蚊同时具有防病效果。将这些材料捣碎后装入香包,放置于办公桌和床边,有助于驱赶蚊虫。 香囊的用途:古代的香...
像白芝麻一样的中药叫什么仁? 中药中有一种与白芝麻相似的药材,名为胡麻仁。 胡麻仁,又称为亚麻籽,含有大量的植物激素木酚素,其含量约为其他作物的800倍。这种激素有助于抑制癌症的增长,尤其是乳腺癌、结...
中医十大名方有哪些 1、中医十大名方,一般是指:小青龙汤《伤寒论》,大承气汤《伤寒论》,小柴胡汤《伤寒论》,五苓散《伤寒论》,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补中益气汤《脾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