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价格行情在今冬及明春存一定的上升空间
文章导读:黄芩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年用量在1.6-2万吨之间,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要药,黄芩、黄连、黄柏被誉为灭火三宝。其除中医配方外,还大量用作中成药原料。根据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资料记载,66种蜜丸中加入黄芩的有45种;64种片剂中加入黄芩

由于科研在不断开发黄芩新的功效与作用,其开发的新成果让黄芩受到国内外医药行业的青眯;导致其市场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中,扬子江药厂用其制造"蓝芩口服液",济川药业用其制造"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还有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厂用其制造"三精双黄连口服液",这三大制药厂需求用量较大。又因其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功效突出,各类成药产品开发广泛,让其成为中药治疗急症的得力品种之一。另外,现多利用黄芩或黄花黄芩提取黄芩素,也导致了作为制药原料的黄芩用量增大,可以说这是一条极具前景的开发途径。再者,以黄芩为原料制成的黄芩酊剂,可用于治疗植物神经的动脉硬化性的高血压以及神经性的机能障碍;也可消除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失眠、胸闷等症,这也是导致黄芩需求量增加的因素之一。因此,目前黄芩的应用越来越被国内外医药行业所重视,其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然而,其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但陈库存却一直较薄弱。
现距离黄芩的秋季产新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而该品种因近年黄芩价格低迷导致其种植面积萎缩。据笔者了解,正常情况下黄芩的亩产量鲜货在700~800公斤(折干货300公斤左右),去年价格落到8~9元左右。然而,黄芩的生长年数多在2.5~3年,这期间的农药化肥、种子成本、人工除草成本,再加上黄芩的晾晒更是费时费工,据产区的经营户介绍,黄芩的晾晒需要4~5个多月的时间,而且期间不能出现捂垛发热的情况,否则会造成含量流失及黑心变茬。如此看来,市场上黄芩价格以一公斤8~9元出售,实在让药农难以获得利润,这严重打击了药农对黄芩的种植热情。
连续两年时间,药农多都无利润可赚,导致黄芩产地种植面积减少了近一半。然而,大家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利好,药商及药厂纷纷提前下手抢货,导致其行情稳步上升,而药农及药贩子目前多无货源可供,其产地货源又多集中在少量大户手中,受黄芩价格一直不断上升的影响,商家惜售心理增强。目前,产地陕西渭南澄县黄芩个子大货多已走空,山西运城地区组织黄芩个子大货较难。据调查所得的信息来看,目前山西产地黄芩统货个子售价已上涨至13元,无头黄芩售价14元,选个子售价16~17元左右,统货与产新相比较已上升3元左右,后期仍有上涨的可能。总的来说,商家之所以惜售不卖,一面是看到生产的不足,一面是看到需求的旺盛。
目前,黄芩已逐渐进入销售旺季,而产地存有货源的药商大多存在惜售心理。依现在人气来看,黄芩价格今冬及明春行情仍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
本文标题:黄芩价格行情在今冬及明春存一定的上升空间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pz/3272.html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