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干姜黄芪汤,黄芪桂枝干姜甘草汤
谁知道这些中药在一起的作用,有没有副作用?谢谢。。
1、这付中药原则来讲是没有副作用的,但是要对症,即必须用于营卫不足导致的麻木或疼痛症。实证体质是绝对不适合用的。这是方子肯定是中医帮你开的,那很安全,放心吃吧。
2、草、栀子、蛇草、丹皮、草决明清肝、肺经之热行气。槐米、苡仁、元参益阴养肺胃,浙贝、牡蛎散瘿破结,吃本方没有什么副作用,经云:坚者宜削之。
3、清半夏有毒,用之应谨慎,最好能用制半夏或法半夏。这个方温补为主,清热之药黄柏不宜用量过大。
4、你说的花茶是包括什么啊。因为甘草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这些药都是补血养气的,可以每种少量泡水喝,是药三分毒,尽量少放,因为本来自身没多大毛病,不要因为这些而打乱身体的平衡。
5、这副药是用来活血、补血的,应该是治疗经行不畅、月经后期的月经不调。
桂枝加黄芪汤的剂量问题
这是一副药的剂量,用的老式剂量,按每两3克换算成现代剂量克就行。
黄芪、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以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覆令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服一升,汗出病痊,不必尽剂,以助药力。
黄芪9g,桂枝9g,芍药9g,生姜18g,大枣4枚。
用法及用量:如桂枝汤。与原方关系:桂枝汤加黄芪三两。
怎么治冻疮
治疗方法局部治疗。可用氦-氖激光和红外线照射,或作激光穴位照射(足三里、复溜等)后,对冻疮局部行散焦普遍照射。未破溃者可外用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维生素E软膏等。
药物熏洗浸泡疗法。“桂枝30克、川乌30克、草乌30克、细辛30克、川椒30克、红花30克、羌活30克”等中药材,用水浸泡。先熏洗冻疮部位,至合适的温度再浸泡15分钟。局部涂搽敷贴各类霜剂、软膏等。
用独头蒜擦拭。对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来临前可采用此法。取独头蒜一个,捣烂后放在太阳下面晒热,在易发冻疮部位反复轻轻磨擦至局部出现一个小泡,然后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
生姜治疗法把生姜洗净煮熟,注意时间煮长一点,直到煮烂为止,然后把煮烂了的生姜涂抹于生了冻疮的地方,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几天冻疮就会好了。
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内伤发热中医用药思路
清热解毒选用具有解毒作用的清热药物来治疗外感发热,此法为治疗外感发热的主法,可应用于外感发热的各个阶段,是顿挫热毒,防止传变的关键,也是退热保阴的重要措施。此法常与清脏腑、除湿、凉血等法配合应用。
此法是中医最常用的退热法,是通过使用寒凉(甘寒或苦寒)的药物来达到退热之目的。此法主要可用于治疗以下几种类型的发热患者:①发热而不恶寒的热盛津伤者。此类患者症见高热不退,汗出较多,口渴喜冷饮,脉象洪大而数。
脉弦涩,胁痛不移而舌质黯,是血瘀发热,已可征信,建议用活血化瘀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面色说咣白,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润!治疗以温补阳气,补肾健脾为主!预后及转归,内伤发热的预后,与起病的原因,患者的身体壮况有关,大部分的内伤发热,经过中医适当的治疗,均可治愈,。少数患者,病程较长。
本文标题:桂枝干姜黄芪汤,黄芪桂枝干姜甘草汤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yz/yangwa/5981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