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药大全,中医临床包括哪些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29
1、莪术 一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消炎、治疗癫痫等作用。临床治疗胃肠疾病加本品有活血消炎、调理胃肠、开胃的作用,但用量在 3-5g 为宜。
2、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5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3、用升阳益胃:参、术、芪、连、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活、独活(三味发散)、柴胡、白芍、姜枣。 其作用: (1)引经,可使诸药入经。防、升麻; (2)振奋阳气,有一两味就可以。 补药无有过于金石者。
4、蒲公英 与 紫花地丁 均为清热解毒药。 蒲公英 散结消毒作用较好,适用于痈疖肿毒;而 紫花地丁 偏于凉血解毒,可清血分热毒。
5、如利尿剂造成的电解质紊乱,可用参苓白术散健脾除湿;ACEI所致的干咳,可用养阴清肺汤来养阴润肺等。最后说一下,中医辩证论治对高血压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协同西药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有积极意义。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11
1、用升阳益胃:参、术、芪、连、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活、独活(三味发散)、柴胡、白芍、姜枣。 其作用: (1)引经,可使诸药入经。防、升麻; (2)振奋阳气,有一两味就可以。 补药无有过于金石者。
2、【臧堃堂半夏-陈皮对药经验】半夏-陈皮:两者相使伍用,半夏得陈皮可使气顺痰消,化痰燥湿力增;陈皮得半夏则痰除而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著。
3、预防老花眼可从45岁开始每日服 杞菊地黄丸 两次,每次一丸;或每日嚼食 枸杞 10-15粒,取其滋养肝肾、养肝明目;本方需长年坚持,久服方可保护视力,延缓花眼时间。俗语谓:“ 花不花,四十八 。
4、痤疮偏方:白花蛇舌草30g麦冬20g生地20g元参20g连翘20g银花藤20g白芷6g荆芥6g防风6g。水煎服,日一剂,药渣再煎水待温洗患处日2-3次。绍派伤寒创始人俞根初先生读书之广,学习之勤为人称道,他主张广读书多临证。
5、蒲公英 与 紫花地丁 均为清热解毒药。 蒲公英 散结消毒作用较好,适用于痈疖肿毒;而 紫花地丁 偏于凉血解毒,可清血分热毒。
常用中成药|临床常用中成药大全
1、暑湿感冒——中医喜欢用——香苏正味丸。具有解表化湿,和中消食之功效。主治小儿暑湿感冒,症见头痛发热、停食停乳、腹痛胀满、呕吐泄泻、小便不利。 积食——中医喜欢用——隔山消积颗粒。消积行气。
2、口臭——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胁痛口苦、口臭、头晕 目、湿热带下。 肾阴虚——磁朱丸。具有摄纳浮阳、镇心明目之功效,主治心肾阴虚、头晕眼花、心阳偏亢 。
3、①喉症丸:清热解毒止痛。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疮疖等。②复方丹参片:活血化淤,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淤所致的胸闷、心绞痛。③云南白药: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淤血疼痛、内伤出血。
4、③蛇胆川贝枇杷膏:主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闷气喘、鼻燥、咽干喉痒等症。常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胸闷,没有食欲等。应选用宣肺利湿,理气化痰类中成药。
5、尽管有着许多明显的缺点,但是使用中成药的人还是在慢慢地增多,生活中也有很多常用的中成药帮助我们缓解疾病和症状,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中成药及其配方。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15
1、消化道溃疡伴便秘不通者,以四逆散为主加紫菀15g,每收捷效。楮实子,本药不常用,有补肝肾作用。主要用于健腰膝,对腰腿痛便秘有效。
2、雷公藤祛风湿之力较强,现代研究认为该药能抑制机体的变态反应,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一般日用量以10-20g为宜,此药不可过量服用。仙灵脾、露蜂房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3、百合配乌药行气止痛,凉润清热,治气郁化火,热积中脘之胃痛颇效。葶苈大枣泻肺汤可用于肺气肿病人的治疗,兼见肺心病者合生脉饮,可达平喘强心之效。舌强不语乃痰热阻于廉泉。
4、(1)引经,可使诸药入经。防、升麻; (2)振奋阳气,有一两味就可以。 补药无有过于金石者。 单药: 天花粉(栝蒌根)清热排脓。 阿胶补心阴长血脉,用黑驴皮,用东阿水煮。一切肉皮皆有滋阴补心之功。
5、接下来就跟着我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吧。
6、蒲公英 与 紫花地丁 均为清热解毒药。 蒲公英 散结消毒作用较好,适用于痈疖肿毒;而 紫花地丁 偏于凉血解毒,可清血分热毒。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2.8
1、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5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2、白芷 芳香上达,散风除湿,能引药上行面部,治面部疾患必取其为引,收效好。
3、藿香,治脾胃吐逆最要之药。胃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好,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一惟舌有浊垢面漾漾欲反者最佳。 藿香: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单用党参、黄芪虚人不受。 穿山甲、王不留行,妇人服了乳长流。
4、接下来就跟着我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吧。
5、【臧堃堂半夏-陈皮对药经验】半夏-陈皮:两者相使伍用,半夏得陈皮可使气顺痰消,化痰燥湿力增;陈皮得半夏则痰除而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著。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26
正如《医林改错》谓:“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临证凡遇此类失眠,凡具备以下的指征者效更著:一是失眠伴头痛,精神紧张;二是妇人月经不调;三是乱梦纷纭;四是曾服用安眠药无效。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5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蒲公英 与 紫花地丁 均为清热解毒药。 蒲公英 散结消毒作用较好,适用于痈疖肿毒;而 紫花地丁 偏于凉血解毒,可清血分热毒。
本文标题:中医临床药大全,中医临床包括哪些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z/jinyinhua/6753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