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是多少条(桂枝加附子汤用量)

wzkgk2025-05-12益智25

桂枝汤桂枝汤加/减/换三方

其次,如果太阳病患者在下后脉搏急促且胸满,应改用桂枝去芍药汤。该方仅保留桂枝三两(去皮)、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片和大枣十二枚擘开,同样以七升水煮取三升,去渣后温服一升。这里减少了芍药的使用,治疗方式与原法相同。对于微恶寒的情况,桂枝汤可调整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以下是桂枝汤加减调理脾胃的方法:增加茯苓、白术等药材:茯苓、白术等具有健脾化湿、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减少桂枝、白芍等药材:桂枝、白芍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但过量使用有可能对脾胃产生负担,因此在调理脾胃时需要适量减少这些药材的用量。

第九章桂枝汤的加减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桂枝加葛根汤:适应症:适用于太阳病初期,有轻度发热、汗出和脖子僵硬等症状。加减原理:葛根的加入能补足后颈部的水分和血液,对感冒引起的肌肉酸痛有明显效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适应症:适用于原有咳嗽气喘的人。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别名】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 【处方】附子3枚(炮,去皮,破),白术4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助里阳以逐表湿。被湿温经。

方后注其原意,是对桂枝附子汤方证、对第174条原文做进一步注释。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是说平时多湿患太阳伤寒证,则呈现为风湿相搏证。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一]痉湿病脉证并治第二 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伤寒论辑义》:[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寒痹痛的治疗,增附子量以扶阳散寒。 去桂加白术汤:治疗寒湿引起的身痛腹痛,以术散寒。 桂枝加芍药汤:腹痛辨证为太阴病,适用于慢性菌痢。 桂枝加大黄汤:治腹痛、表里病,调和气血泻结。 桂枝人参汤:人参增效,温中解表,治痞利。

这一条的小便不利是偏向于虚寒的,当然没有那么寒,真正阴寒的湿证在茯苓白术之外还要再加干姜附子。先说茯苓。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乃松根之精华。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答案】:答案: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具有振奋阳气,调和营卫,外解风寒,内化水饮;温阳散寒,通利气机之功效。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源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为桂枝去芍药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结合,用于治疗合方所涉及的皮肤病,尤其是顽固性银屑病。欧阳卫权教授分享了此方在皮肤病治疗中的经验。

【别名】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附子汤、桂附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桂姜枣草黄辛附汤 【处方】桂枝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麻黄2两,细辛2两,附子1枚(炮)。【功能主治】振奋阳气,调和营卫,外解风寒,内化水饮。

桂枝加大黄汤:用于通便泄热,而 桂枝去芍药汤 与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芍药的使用,体现了方剂的个性化治疗。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汤 与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针对不同病情,增强了方剂的治疗效果。

桂枝加附子汤方证体会

1、总结:我认为本方证为桂枝汤证复有表寒阳虚,津凝不行而设。汗后仍用桂枝汤和营卫祛风解表,由于表部机能衰退(陷入表阴)故取附子一枚温振阳气兴奋机能,宣通流畅津液(逐水)使之循环复常。

2、在治疗过程中,黄师曾考虑加入附子,但最终决定不使用。因为《伤寒论》第21条提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然而,患者的汗出情况并不符合这一条文描述,因此选择继续使用桂枝汤。

3、体质强壮、肌肤坚实,舌象见水湿、水饮者,属麻杏苡甘汤方证;恶寒明显、稍见疲倦者属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体质偏虚、肌肤不甚坚实,舌象有水湿、水饮者,属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治疗上应开通玄府,发散寒湿,使肌肤寒湿随汗而去,常可使顽疾得愈。

4、桂枝加附子汤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服法:先煎附子,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医路日记120:“甘草附子汤”

1、关节炎伴心慌气短者:寒湿日久,累积心阳,导致心肾阳虚。制附子15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茯苓皮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建议熬制时将制附子先入锅熬五十分钟,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手麻木:遇到冷水加重,遇到温暖的水就减轻。

2、膝盖呢,痛风,肿起来,红肿,这个是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四味药,桂枝去风,白术去湿,附子去寒,所以,桂枝芍药速度就那么快!原方不变啊,完全没有改变!这个炮附子,要用炮的,炮附子去寒的时候兼去痛,防风也可以去痛。所以,真正把痛去掉是这两味药(炮附子、防风)。

3、对于阳虚外感风寒的感冒,治疗上应该温阳解表,典型的代表方剂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五味姜辛汤、陈皮、半夏来温肺化饮、化痰止咳。患者服完两副药,症状明显缓解。痰明显变少,咳嗽缓解。二诊的时候,患者反馈,痰白有泡沫、吐口水,喉咙痒,自觉不适。

伤寒论中用附子的方子都有那些、

甘草附子汤源于《伤寒论》,其主要成分包括炙甘草6克、炮附子12克(去皮破)、白术6克和桂枝12克(去皮)。此方适用于风湿相互作用,导致骨骼关节疼痛、抽搐、无法弯曲伸展,靠近时疼痛加剧,伴有出汗、呼吸短促、排尿不畅、畏风而不愿脱衣,或是身体轻微浮肿的症状。

张仲景的四逆汤配方是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2克);干姜一两半(9克);甘草二两,炙(6克)。方剂出处:四逆汤,出自汉·汉仲景《伤寒论》。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水煎服。

对于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等症状,可选用《伤寒论》的四逆汤配方,包括炙甘草、干姜和生附子。 阴盛格阳时,可用《传家秘宝方》霹雳散,以大附子烧存性为末,蜜水调服。 阴毒伤寒出现面青、四肢厥逆等症状,可服用《济生方》回阳散,附子炮裂后为末,配以姜汁和冷酒调服。

干姜附子汤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伤寒论》(61)原方: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 一升,去滓,顿服。

相关文章

白菊花伤肾最大(白菊花对肾脏有害吗)

白菊花伤肾最大(白菊花对肾脏有害吗)

夏天天气炎热导致人很容易疲倦,请问有何良策缓解疲劳? 同时冰块解暑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特别是针对户外的工作者,一个矿泉水瓶冻成的冰块都能够及时缓解很多的暑热。无论是红参或是生晒参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

看房报名(看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看房报名(看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我报名参加了365淘房的看房团。可靠不?是不是比自己去售楼处更优惠呢... 1、淘房的看房团确实值得一试,很多朋友通过这种形式成功订购到了心仪的房源。看房团类似于团购,能够享受到一定的折扣优惠,这主要...

益母草的作用和功效(益母草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益母草的作用和功效(益母草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经期喝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益母草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活血调经,能够起到促进子宫收缩、促进月经来潮、增加月经量、治疗痛经等很多作用。如果女性流产后来月经,子宫收缩欠佳导致月经量增多,这种情况下...

胡椒的收购方式和价格趋势(胡椒收获时间)

胡椒的收购方式和价格趋势(胡椒收获时间)

高久恒说药材:2024年7月19日关注度较高的几种药材 1、白芍人气逐渐回升,鲜货采购量增加,预计采购潮将至。尾芍价格在50-55元,白芍片为96-100元。白术因暴雨市场火爆,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水...

药品挂网查询平台入口(药品挂网价格查询入口)

药品挂网查询平台入口(药品挂网价格查询入口)

怎么查耗材挂网价 查询医用耗材挂网价格,只需要登录相应省份的采购平台,即可查询。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耗材采购平台,如辽宁省的“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河南省的“河南省医用耗材采购交易系统”,湖...

存在先易后难的等等心态(先易后难的意思)

存在先易后难的等等心态(先易后难的意思)

小升初专家指导:做好八大环节管理,考试方法,先易后难 第三,按捺思维法。考生闭目静坐,放松四肢,深呼吸,慢慢吐气,直到发卷开始,以此达到放松心态的效果。小升初考试的准备,需要做好八大环节管理。首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