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如果太阳病患者在下后脉搏急促且胸满,应改用桂枝去芍药汤。该方仅保留桂枝三两(去皮)、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片和大枣十二枚擘开,同样以七升水煮取三升,去渣后温服一升。这里减少了芍药的使用,治疗方式与原法相同。对于微恶寒的情况,桂枝汤可调整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以下是桂枝汤加减调理脾胃的方法:增加茯苓、白术等药材:茯苓、白术等具有健脾化湿、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减少桂枝、白芍等药材:桂枝、白芍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但过量使用有可能对脾胃产生负担,因此在调理脾胃时需要适量减少这些药材的用量。
第九章桂枝汤的加减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桂枝加葛根汤:适应症:适用于太阳病初期,有轻度发热、汗出和脖子僵硬等症状。加减原理:葛根的加入能补足后颈部的水分和血液,对感冒引起的肌肉酸痛有明显效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适应症:适用于原有咳嗽气喘的人。
【别名】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 【处方】附子3枚(炮,去皮,破),白术4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助里阳以逐表湿。被湿温经。
方后注其原意,是对桂枝附子汤方证、对第174条原文做进一步注释。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是说平时多湿患太阳伤寒证,则呈现为风湿相搏证。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一]痉湿病脉证并治第二 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伤寒论辑义》:[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寒痹痛的治疗,增附子量以扶阳散寒。 去桂加白术汤:治疗寒湿引起的身痛腹痛,以术散寒。 桂枝加芍药汤:腹痛辨证为太阴病,适用于慢性菌痢。 桂枝加大黄汤:治腹痛、表里病,调和气血泻结。 桂枝人参汤:人参增效,温中解表,治痞利。
这一条的小便不利是偏向于虚寒的,当然没有那么寒,真正阴寒的湿证在茯苓白术之外还要再加干姜附子。先说茯苓。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乃松根之精华。
【答案】:答案: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具有振奋阳气,调和营卫,外解风寒,内化水饮;温阳散寒,通利气机之功效。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源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为桂枝去芍药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结合,用于治疗合方所涉及的皮肤病,尤其是顽固性银屑病。欧阳卫权教授分享了此方在皮肤病治疗中的经验。
【别名】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附子汤、桂附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桂姜枣草黄辛附汤 【处方】桂枝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麻黄2两,细辛2两,附子1枚(炮)。【功能主治】振奋阳气,调和营卫,外解风寒,内化水饮。
桂枝加大黄汤:用于通便泄热,而 桂枝去芍药汤 与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芍药的使用,体现了方剂的个性化治疗。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汤 与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针对不同病情,增强了方剂的治疗效果。
1、总结:我认为本方证为桂枝汤证复有表寒阳虚,津凝不行而设。汗后仍用桂枝汤和营卫祛风解表,由于表部机能衰退(陷入表阴)故取附子一枚温振阳气兴奋机能,宣通流畅津液(逐水)使之循环复常。
2、在治疗过程中,黄师曾考虑加入附子,但最终决定不使用。因为《伤寒论》第21条提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然而,患者的汗出情况并不符合这一条文描述,因此选择继续使用桂枝汤。
3、体质强壮、肌肤坚实,舌象见水湿、水饮者,属麻杏苡甘汤方证;恶寒明显、稍见疲倦者属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体质偏虚、肌肤不甚坚实,舌象有水湿、水饮者,属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治疗上应开通玄府,发散寒湿,使肌肤寒湿随汗而去,常可使顽疾得愈。
4、桂枝加附子汤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服法:先煎附子,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1、关节炎伴心慌气短者:寒湿日久,累积心阳,导致心肾阳虚。制附子15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茯苓皮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建议熬制时将制附子先入锅熬五十分钟,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手麻木:遇到冷水加重,遇到温暖的水就减轻。
2、膝盖呢,痛风,肿起来,红肿,这个是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四味药,桂枝去风,白术去湿,附子去寒,所以,桂枝芍药速度就那么快!原方不变啊,完全没有改变!这个炮附子,要用炮的,炮附子去寒的时候兼去痛,防风也可以去痛。所以,真正把痛去掉是这两味药(炮附子、防风)。
3、对于阳虚外感风寒的感冒,治疗上应该温阳解表,典型的代表方剂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五味姜辛汤、陈皮、半夏来温肺化饮、化痰止咳。患者服完两副药,症状明显缓解。痰明显变少,咳嗽缓解。二诊的时候,患者反馈,痰白有泡沫、吐口水,喉咙痒,自觉不适。
甘草附子汤源于《伤寒论》,其主要成分包括炙甘草6克、炮附子12克(去皮破)、白术6克和桂枝12克(去皮)。此方适用于风湿相互作用,导致骨骼关节疼痛、抽搐、无法弯曲伸展,靠近时疼痛加剧,伴有出汗、呼吸短促、排尿不畅、畏风而不愿脱衣,或是身体轻微浮肿的症状。
张仲景的四逆汤配方是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2克);干姜一两半(9克);甘草二两,炙(6克)。方剂出处:四逆汤,出自汉·汉仲景《伤寒论》。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水煎服。
对于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等症状,可选用《伤寒论》的四逆汤配方,包括炙甘草、干姜和生附子。 阴盛格阳时,可用《传家秘宝方》霹雳散,以大附子烧存性为末,蜜水调服。 阴毒伤寒出现面青、四肢厥逆等症状,可服用《济生方》回阳散,附子炮裂后为末,配以姜汁和冷酒调服。
干姜附子汤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伤寒论》(61)原方: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 一升,去滓,顿服。
2017年山西运城行政公务员面试时间确定了么? 1、山西运城市行政机关2017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的面试工作于2017年7月16日进行。根据山西人事考试网发布的《2017年运城市行政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
关于喜树的益处你了解多少 1、喜树果:抗癌,散结,破血化瘀用于多种肿瘤,如胃癌、肠癌、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 喜树果、根皮的醇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喜树果或...
珍草名方的品牌准则 1、珍草名方的品牌基石之一是遵循古籍定年方,源自《太平圣惠方》的秘方,其中包含了白术、白芨等十二种珍贵草药,如细辛、白附子、防风等,这些成分协同作用,旨在实现平滑肌肤、减缓衰老的效...
肝脏不好,早上起床后会有什么不同的发现? 1、口中异味:早上起床时有浓烈的口臭,尤其是在刷牙后仍无法消除,可能是肝脏疾病引起的。肝脏问题会导致血液中氨和氮元素含量增加,从而产生异味。 消化道表现:许多...
蚕茧怎么处理才能做成蚕丝被的方法 用开水煮茧子,以去除茧子里的胶质,使蚕丝变得柔软。剥茧与漂洗:待水温降至四五十度时,开始剥茧,剥去茧子里的蚕蛹。剥茧后进行漂洗,进一步去除蚕茧里面的胶质。绷茧晾干:把...
便秘吃什么药管用? 1、上火便秘的患者,可服用牛黄上清类药物、牛黄解毒类药物、新清宁片或三黄片等进行治疗。上述药物中多数含有大黄、黄芪、黄连等成分,均可通腹泻热、清胃火、泄热毒,但不建议长期服用。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