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坐骨神经痛,一种中医治疗方法是采用新方桂枝汤,此方针对风寒湿痹导致的经络阻滞症状。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除湿散寒以及温通经脉来缓解疼痛。新方桂枝汤的成分包括桂枝,剂量在30-60克之间,白芍则选用15-30克,生姜推荐3-5片。
沿坐骨神经路径可有明显压痛,尤其臀部和小腿中部最为突出。药方一采用散寒除湿,通痹止痛之法,组成包括制川乌、制草乌、细辛、牛膝、苍术、防己、制乳香、制没药、川芎、桂枝、甘草。药方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配方为皂刺、独活、附子、肉桂、姜黄、苍术、薏仁、防己。
一)加减独活寄生汤 本人在临床中发现,孙思邈独活寄生汤加减化裁后,对各种坐骨神经痛有确切疗效。
此方由川乌10克、麻黄10克、羌活25克、黄芪25克、桂枝20克、甘草15克组成。患者需将这些药材用水煎煮后分两次服用。按照该专家的说法,患者在服用三副药后,行走能力恢复如初,几乎所有的坐骨神经痛患者都采用了这个方子,且无一例外地在服用三副药后痊愈。
桂枝汤的药物组成和剂量(古方剂量)是 :桂枝、芍药、生姜、 大枣、 甘草,剂量可以随病情和体重加减,也可以按比例增加。桂枝汤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用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也可以用于表阳虚的怕冷、营卫不调的荨麻疹等症。
翻看书籍,桂枝汤原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两换算成克,现代方为: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
方组:葛根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方用:桂枝汤证,又见项背肌肉强急。
瓜蒌薤白桂枝汤配方: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楼实,捣一枚。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三升,去渣,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枳实薤白桂枝汤原为治疗胸痹的方药。其病势是由胸部向下扩展到胃脘两胁之间,而后胁下之气又逆而上冲,形成胸胃合病,证候之偏实者。
方组:桂枝汤五味原量 芍药三两 方用:太阳中风误下,致寒邪内入,凝于腹部而痛。
陈无择抑木培土之法,制苓术汤治脾胃感风寒, 肝寒 刑脾,飧泄注下,肠鸣腹满,四肢重滞,或左胁偏疼。茯苓、 厚朴 、白术 、青皮 、炮制干姜、半夏、草果、 炙甘草各等分,为末每服四钱,姜三片,枣两枚煎,食前服之。《伤寒论》理中汤加《丹溪心法》痛泻要方 之法化裁以治之。
芍药甘草配伍作为药对使用,在《伤寒论》中可见于24个方中;在《金匮要略》中见于23个方中(未计阳旦汤),但并非都是用于缓急止痛。
柴胡桂枝汤的配方来源于《伤寒论》,它结合了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成分。 《外台秘要》记载的柴胡桂枝汤配方包括桂枝、黄芩、人参、甘草、半夏、芍药、大枣、生姜和柴胡,这些药材用水煎煮后服用。 该方剂的组成成分常被记住为歌诀,如“柴胡加桂汤”、“桂枝柴胡各半汤”等,便于记忆。
柴胡桂枝汤原方出自于《伤寒论》,它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一个结合。根据《外台秘要》查找显示柴胡桂枝汤的配方是桂枝(5g)、黄芩(5g)、人参(5g)、甘草(3g)、半夏(5g)、芍药(5g)、大枣(6枚)、生姜(5g)、柴胡(12g);用水煮去渣,汤服。
桂枝(去皮)一两半(5g),黄芩一两半5g),人参一两半5g),甘草(炙)一两(3g),半夏二合半(洗)(6g),芍药一两半5g),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5g),柴胡四两(12g)。柴胡桂枝汤的功效是可以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柴胡桂枝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柴胡加桂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组成】桂枝(去皮)5克黄芩5克人参5克甘草3克(炙)半夏5克芍药5克大枣6枚(擘)生姜5克柴胡2克 【用法】上药九味,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
瓜蒌薤白桂枝汤配方: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楼实,捣一枚。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三升,去渣,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枳实薤白桂枝汤原为治疗胸痹的方药。其病势是由胸部向下扩展到胃脘两胁之间,而后胁下之气又逆而上冲,形成胸胃合病,证候之偏实者。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蒌实一枚,这五味药材需以水五升煮制。首先煮枳实和厚朴,煮至二升后去滓,再加入剩余药材,煮至数沸即可。 瓜蒌薤白桂枝汤的作用是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主要适用于心脏病患者。
瓜萎薤白桂枝汤 组成:瓜蒌壳15克,厚朴15克,枳壳15克,桂枝12克,薤白12克,法半夏12克,白术12克,淡竹叶20克,甘草3克。功用:温通心阳,补气活血,利水除肿。
瓜蒌薤白桂枝汤的配方包括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以及栝楼实一枚。将这些药材混合,以水五升煮沸,先煮枳实和厚朴至剩余三升,过滤掉药渣,再加入其他药材继续煮沸数次,最后分三次温服。枳实薤白桂枝汤最初用于治疗胸痹的方剂。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瓜蒌实一枚,捣碎。 上五味药,加入五升水,先煮枳实和厚朴,煮至三升,去药渣。 将剩余药物加入煮好的药液中,煮沸数次。 分成三次温服。枳实薤白桂枝汤原本是用来治疗胸痹的方剂。
瓜蒌薤白桂枝汤配方是枳实四枚12g,厚朴四两12g,薤白半升9g,桂枝一两3g,瓜蒌一枚,捣12g。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三次温服。瓜蒌薤白桂枝汤,蒌实厚朴合成方,通阳散结又下气,祛痰治疗胸痹良。
关于桂枝汤的记忆,大体上就是方剂学里面“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这句方歌。然后就是君臣佐使这一套,用量方面基本上就是9克桂枝,一咬牙用个10克。实际上,很多搞了半辈子中医的大夫,基本上会发现没啥效果,也就弃之不用了。
桂枝是中医常用的中药材,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量3-10克,用法可共煮也可后下。对于桂枝、前贤和同道们对于桂枝都有很高的认知和经验,我也将自己的一点临床心得分享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进步。
汤左,二月十八日,太阳中风,发热,有汗,恶风,头痛,鼻塞,脉浮而缓,桂枝汤主之。川桂枝三 生白芍三 生甘草钱半 生姜三片 红枣六枚 [按 ]大论日:“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又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观此二条,知桂枝汤证又名曰中风。
夏天无伤寒的说法,导致人们对桂枝汤的认知受限。然而,临床实践证明,桂枝汤在夏季尤为适用于那些因冷饮而引发的表证。正如《内经》所指:“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不应仅以发病时间来判断病情。
山楂的作用 1、降血脂血压 山楂是蔷薇科植物山里红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酸,其中含有一定的黄酮类物质,而黄酮类物质可以帮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其次黄酮类物质有扩张血管和持久降...
...适合什么药材种植?土地如何检测?你们能提供技术支持吗? 1、纯沙土,如果没有水种啥都不好,热情的沙漠如果有点水,还是可以发展的,如新疆的甘草。2、黄芪药材是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我国的东北...
吃龙眼能提高性功能吗 1、龙眼肉的滋阴补肾功能有助于增强肾脏功能,改善因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补中益气则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力,缓解疲劳。润肺功能有助于改善呼吸道疾病,减轻咳嗽和喉咙不适。开胃益...
牡蛎和生蚝怎么区分 1、- 生蚝(作为牡蛎的一种)具有典型的牡蛎形态,即两壳不等,左壳大而凹陷,右壳较平,铰合部无齿或有时具有结节状小齿。- 不同品种的牡蛎在形态上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符合牡蛎的基...
脉血康胶囊治疗什么病? 脉血康胶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相关的疾病。其涵盖的疾病种类广泛,对于不同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脉血康胶囊是一种口服中成药,主要成分...
刺五加到底是不是五加皮?它们有什么区别? 1、不是。虽然名称相似,但刺五加和五加皮是不同的植物。 刺五加的植物形态和分布:刺五加是一种落叶灌木,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北部和西伯利亚一带。它以根和根状茎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