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草干姜出金匮,虚寒肺痿诚可贵,甘草四两姜二两,温肺复气功效倍。桔梗杏仁用甘草,银花连翘夏枯草,红藤枳壳与贝母,百合麦冬与阿胶。补肺参芪与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补肺益气且养阴,肺虚喘证病可愈。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
2、养心汤用草芪参,二茯芎归柏子寻,夏曲远志兼桂味,再加酸枣总宁心。二阴煎中生地冬,元参黄连竹叶通,灯芯茯神酸枣草,滋阴降火有神功。补气运脾有四君,黄芪陈皮砂仁群,生姜大枣半夏曲,运脾和胃此方论。五汁安中饮姜汁,牛乳反胃滋,养营散瘀润肠奇,五汁安中姜梨藕,三般加入用随宜。
3、中药学与方剂学紧紧相依 根据大纲对比发 现,这两个学科考试大纲亦无变化。中药学是根据药物本身的功效主治设置章节,在方剂学中均有相对应的章节,因此二者不可脱离记忆。在背诵某味药物的药性归 经作用时可回归到方子中,在某方子配伍中它起何作用就可相应记忆。
4、然后可以学《中药学》,要掌握常用中药的功效、性味、归经、用法、用量、禁忌症等等,书上都有,基本就靠背了。然后是《方剂学》,怎样对症组方是一门大学问。最后是《中医内科学》,内科学是以上各科的汇总,包括了从对各个疾病的鉴别诊断到组方下药。
5、书里面附有方歌,最好能把常用的方子记下来,比如麻黄汤,桂枝汤,六味地黄汤,四物汤,八珍汤等,大概有几百个方子,把重点的方子记下。这三门课程归纳为理论课程,就好比打仗你现在已经掌握如何用枪了,下一步应该学习如何射击,如何打中把心。
6、自学中医应该看《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李时珍医学全书》。对于比较喜欢中医的人来讲,可以从医学三字经开始学起,这是属于中医方面启蒙类的书籍。可以通过这本书去了解关于中医的文化和背景,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地去了解。
1、痰气交阻证启膈散《医学心悟》启膈散中郁金用,沙参丹参贝荷苓;杵头糠与砂仁壳,噎膈津枯燥结通。 瘀血内结证通幽汤《兰室秘藏》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通。
2、中医内科脾胃系统病证,涉及胃痛、痞满、呕吐、呃逆、噎膈、腹痛、痢疾、泄泻与便秘等病症。中医治疗注重辨证施治,依据病因、病机、病情及患者体质的不同,选取相应方剂。对于胃痛,可分肝气、寒邪、湿热、瘀血、胃阴虚等证型。
3、脾胃的一般常见疾病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胃痛、痞满、噎膈、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痢疾和霍乱等。这些疾病的治疗原则需根据不同分型进行,包括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药及中成药举例等。此外,还需注意病证鉴别,了解病因病机,以准确诊断和治疗。
补阳还五汤是一剂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由以下几味药材组成:生黄芪 - 30克,具有补气之力,气旺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 当归尾 - 9克,配合川芎(12克)和桃仁(9克),它们都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 赤芍 - 12克,与红花(9克)一同,有助于消散淤血,减轻疼痛。
补阳还五汤的正宗配方包含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每种药材的用量应适宜。以下是补阳还五汤的详细药材分析及其它相关信息。药材分析 生黄芪:作为君药,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效,重用黄芪以大补患者元气。
补阳还五汤的处方 【配方】本方剂包括黄芪60克、川芎15克、地龙15克等药材。其中,生黄芪作为君药,能补益元气,促进血行;当归尾则活血通络而不伤血。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药材协同作用,进一步活血祛瘀;地龙则通经活络,增强药力。
补阳还五汤的正宗配方包括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和红花。补阳还五汤是一种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等功效的中药方剂,其正宗配方由上述七味中药组成。其中,黄芪为君药,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能够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通络。
补阳还五汤第一次改良:就补阳还五汤而论,《医林改错》剂量为:黄民50~100克,当归10克,赤芍5克,地龙5克,川芎7克,桃仁5克,红花5克,同样用于中风临床应用,经改良后的补阳还五汤尚有不足之处。
导读:还五汤的配方是什么?还五汤,中医方剂名。那么补阳还五汤的配方是什么?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下补阳还五汤的配方。【方剂名】补阳还五汤 【出处】《医林改错》黄芪(生)120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g。
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温胆汤。温胆汤有多个版本,用药略有不同。最早的版本出自唐代王涛的《外台秘要》中的《集验方》,由生姜、半夏、竹茹、枳实、陈皮和炙甘草组成。而宋代医学家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则在《外台秘要》的基础上增加了白茯苓、大枣,减少了生姜用量。
以宋代医学家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为代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由半夏、竹茹、枳实各2两,橘皮3两,炙甘草2两,白茯苓5两,姜5片,大枣1枚,较《外台秘要》增加了白茯苓、大枣,减少了生姜用量。
温胆汤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张名方,主要用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原方由竹茹、枳实、半夏、生姜、陈皮、甘草六味药组成。到了宋代,在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又在温胆汤原方中加上茯苓、大枣二味,但目前临床上一般不用大枣。
明清医家又总结出不少加减化裁之法,如烦热者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痰滞者去竹茹,加胆南星,名为导痰汤;加柴胡、黄芩,又名柴芩温胆汤;加人参、菖蒲者名为涤痰汤。《证治准绳》去竹茹,加枣仁、五味子、远志、熟地黄、人参,名为十味温胆汤。经过加减化裁大大扩充了该方的临床适应证。
温胆汤出自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主治胆虚痰热,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引起的诸证。方中半夏燥温化痰,和胃止呕;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化痰;枳实破气消痰,甘草和中健脾,竹茹清胃化痰,陈皮和胃降逆,祛痰化浊;生姜温胃散寒止呕;生姜味辛性温,竹茹性凉,二者相伍,使其药性平和而降逆功效倍增。
瘦吧泰和三清口服液有药物的成分吗? 1、有那些清热解毒的成分的,所以也要按说明的份量来服用。2、经过一个月的尝试,尽管瘦了约15斤,从175斤降至160斤,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这款产品价格偏高,270...
桂附地黄丸和逍遥丸可以一起吃吗 只要患者同时存在肝郁血虚、肾阳不足的症状,桂附地黄丸和逍遥丸可以一起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两者中逍遥丸属于疏泄之剂,而桂附地黄丸则属于滋补之剂,服用时至少要间隔一个小时...
肛裂是怎么回事 1、肛裂是指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这些溃疡往往经久不愈。裂开的方向通常是纵裂,形状可能是棱形或椭圆形,大多数出现在肛管的后中线上,但也可能出现在前正中线处。病因方面,...
肾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 适用情况:6mm及以下的肾结石。方法:多喝水、多运动、注意饮食,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和身体的自然运动,使结石自行排出。保守治疗:适用情况:6mm至2cm的肾结石。方法:进行体外冲...
便秘怎么办 便秘的缓解方法如下:调整饮食:控制主食摄入量:减少精细粮食的摄入,避免过量。多吃粗纤维食物:如燕麦、芹菜、红薯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多吃水果:如香蕉、火龙果等,它们...
下列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是 【答案】:E 葶苈子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1)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本品苦降辛散,性寒清热,有消痰泻肺平喘作用。常佐大枣以缓其性,如葶苈大枣泻肺汤。或配桑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