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集注》是谁写的(本草经集注是谁写的书)

wzkgk2025-06-04杜仲18

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谁

本草经集注作者是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人物生平:南朝士族出身。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

总的来说,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不仅是他个人才学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本草经集注》是由陶弘景编撰。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后世尊称贞白先生,是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道教学者、炼丹家及医药学家,出生于丹阳秣陵(现今江苏南京)。他的著作丰富,至少有七八十种,但现存者寥寥。

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谁《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陶弘景。陶弘景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对历算、地理、医药、化学等都有一定研究。除《本草经注》外,另有作品《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後百一方》、《陶隐居本草》、《药总诀》等。

《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陶弘景。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医药学家和炼丹家。他不仅对医药学有深入的研究,还精通天文、地理、军事等领域。在医药学领域,陶弘景的著作《本草经集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该书是对古代医药学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归纳,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陶弘景。南朝时期医药学家、代表作《本草经集注》。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

本草经集注是谁写的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是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生于456年,逝于536年,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及医药学家。陶弘景出身南朝士族,自幼便有养生之志。他10岁时便开始阅读《神仙传》,15岁时更是写下了《寻山志》,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本草经集注作者是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人物生平:南朝士族出身。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

《本草经集注》是东晋时期的陶弘景所撰写。陶弘景深感自魏晋以来,《神农本草经》的版本过于杂乱,于是决定整理编注。这本书是对《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综合编辑,收录了730种药物。

《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创作经过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

南朝著名的医学家本草经集注是谁写的?

《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南朝博物学家陶弘景把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搜集起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另一次总结,整理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共得药物七百三十种,书中,他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治疗属性分类的新方法。

南朝时期,著名的医学成就《本草经集注》的编纂者是陶弘景,一位在博物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人物。他以红色和黑色区分《圆完古苦饭病渐长在期弦本经》和《别录》的内容,整合并注解,创作出了这部经典著作。尽管原书已失传,但其核心内容在《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中有所保存。

《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是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生于456年,逝于536年,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及医药学家。陶弘景出身南朝士族,自幼便有养生之志。他10岁时便开始阅读《神仙传》,15岁时更是写下了《寻山志》,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

《本草经集注》是谁写的

1、《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创作经过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

2、关于《本草经集注》的创作经过,陶弘景认为自魏晋以来,《本经》经过吴普、李当之等人的增补或删减,存在诸多问题。于是他在约公元480-498年前进行了整理和注释。此外,他还从《名医别录》中选取了365种药物与《本经》合编,用红、黑二色分别书写《本经》与《别录》的内容,定名为《本草经集注》。

3、《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这本书是南北朝时期全面整理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历代无刊本,仅存隋唐时期写本残卷2种。

4、本草经集注作者是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人物生平:南朝士族出身。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

5、《本草经集注》由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编写,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全面整理和注释的重要著作。陶弘景认为《神农本草经》自魏晋以来,因多人增删,导致药物分类混乱,真伪难辨,主治功效互相矛盾,这使医家难以全面掌握。因此,他决定对《本草经》进行整理,并撰写了《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是谁写的?

本草经集注作者是陶弘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人物生平:南朝士族出身。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

《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创作经过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是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生于456年,逝于536年,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及医药学家。陶弘景出身南朝士族,自幼便有养生之志。他10岁时便开始阅读《神仙传》,15岁时更是写下了《寻山志》,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章

连翘经典名方(连翘主治)

连翘经典名方(连翘主治)

清热泻火药常用的品种有那些? 清热泻火药常用的品种有那些? 石膏 知母 栀子 龙胆草 夏枯草 这些药材性味苦寒,多入气分,能清气分之热,泻气分之火,适用于气分实热证。临床常用于急性热性病,如乙脑、肺炎...

葶苈子去黄痰还是白痰(中医认为先白痰后黄痰的原因)

葶苈子去黄痰还是白痰(中医认为先白痰后黄痰的原因)

沈绍功先生讲温胆汤的妙用 芳香开胃法: 苔腻纳呆,属于湿阻中焦,宜芳香开胃,投温胆汤、保和丸化裁。如案胃癌案②、胶质瘤案①,是先用温胆汤开胃,后以继以杞菊地黄汤补肾扶正。用温胆汤开胃化苔,需知沈师常用...

为什么吃醒脾颗粒拉的越厉害(吃醒脾养儿颗粒拉肚子怎么办)

为什么吃醒脾颗粒拉的越厉害(吃醒脾养儿颗粒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消化不良一直拉稀,吃了白苓健脾颗粒,小儿肠胃康颗粒,醒脾养儿... 1、可以,没有不良反应。 但是同时给孩子吃两种健脾药,没这个必要。2、首先,要控制它的零食,吃太多垃圾食品,会刺激孩子幼小的脾...

颠茄种植的十大坏处(颠茄种植的十大坏处图片)

颠茄种植的十大坏处(颠茄种植的十大坏处图片)

芦荟胶用多了有坏处吗 长时间、大面积地使用芦荟胶可能引起皮肤干燥和刺激。芦荟胶中含有鞣质成分,长期使用过量可能会使皮肤失去水分,变得干燥甚至出现脱屑现象。芦荟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敏感肌肤产生刺激作用,...

黄芪附子桂枝汤(黄芪附子桂枝汤加合二仙汤煲鸡)

黄芪附子桂枝汤(黄芪附子桂枝汤加合二仙汤煲鸡)

医案医论:桂枝汤(续一)·附阳和汤总结 他会有恶寒、发热、汗出,这些东西就代表说:它虽然是个脓包,可是她的身体的反应是一个太阳经受了邪气,阻断太阳经的这个抗病现象出来,所以他就用了一个非常轻剂量的桂枝...

嘉宝果又叫短命树的原因(嘉宝果为什么叫丧命果)

嘉宝果又叫短命树的原因(嘉宝果为什么叫丧命果)

长在树干上的葡萄儿,成熟了! 嘉宝果,俗称树葡萄,是一种独特的水果,其植株为高大乔木,果实生长在树干和树枝上。成熟后的嘉宝果呈紫色,其叶子和果实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种水果的口感细腻多汁,香甜可口,食用...